31省生育友好指数排名 云南第一,研究:31省生育友好指数排名公布,云南为何位列第一?

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当下,各地都在响应国家建设生育友好社会的倡议,但对生育友好政策的效果一直缺乏量化指标评价。

31省生育友好指数排名 云南第一

但关于生育友好指数的构建,现有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温勇教授团队结合生育率转变理论、孩子效用论等理论基础,从“愿意生”“生得好”“养得起”三个核心维度出发,构建了包含“生育状况”“生育保障”“生育支持”三大一级指标的生育友好指数体系,共涵盖17项三级指标。此次构建的生育友好指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参考的“度量衡”。

“生育状况”作为评估生育友好建设“结果”的核心,包含总和生育率、出生性别比、女性平均初育年龄、孕产妇死亡率、低体重出生率5项指标。

“生育保障”则聚焦“生得好”的基础条件,从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儿童保健(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等)两个维度设置6项指标,均来自《2023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确保数据权威性。

“生育支持”针对“养得起”的关键痛点,分为时间支持(有支付机制的产假天数,标准值158天,参考23个省份延长产假政策)、服务支持(每千人托位数,对标“十四五”规划4.5个目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经济支持(育儿津贴覆盖面、城镇登记失业率、教育经费投入占比,后者以4%为标准值,依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3类6项指标。

为避免单一赋权的局限性,研究通过德尔菲法和CRITIC法组合赋权,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测算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生育支持是衡量生育友好的关键因素,印证了“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决定生育友好程度”的现实逻辑。

进一步测算各地区生育友好总指数结果显示,全国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差异明显。云南、浙江、吉林得分居前,北京、天津、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反而相对靠后,说明经济水平高并不必然等于生育友好。整体上,生育保障水平较高,生育状况中等偏上,而生育支持最为薄弱。

31省生育友好指数排名 云南第一

31个省份的生育友好指数排名。图表来自该论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