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第一批游客已到目的地,上海来深看戏,北京来深滑雪..国庆第一批游客已经抵达深圳..

这么近,那么美,国庆到深圳呗!

每到国庆,深圳都会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根据今年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位列国庆国内热门目的地前十。

尽管如此,网上却一直有段子戏称:“到底什么人会选择国庆来深圳旅游呢?”

笑梗不笑人。今天发生的两个案例,就可以为深圳正名——

一个是,在深圳原创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的发布会上,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庆开票的统计,有超过一半的购票者非深圳本地客户,其中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观众,占据了近三成。

你没有看错:国庆中秋小长假,最懂戏的上海人竟然打飞的来深圳刷剧了?!

△冰雪世界(图源:ShenzhenWeekly)

更有趣的是,在前海冰雪世界开业现场,竟然发现了几个特地请假来深圳滑雪的北京游客?!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来自东方戏剧中心的上海人来深圳刷剧,年年能户外滑雪的北京人来深圳室内滑雪,身处国际购物天堂的香港人来深圳买买买。

这个国庆,深圳旅游简直不要太抽象了。

当上海人来深圳看戏 ?!

昨天在海上世界明华轮附近,我偶遇了一位拉着行李箱的女游客。

她不是来坐邮轮的,而是来这里看戏的。

这不是广告。因为这是真的。

曾经深圳地标明华轮,花了3年多的时间进行大改造,把将近一半的空间设计成了多达7层的艺术表演空间,更是邀请了世界顶级剧团——英国壁虎剧团创始人兼艺术总监阿米特·拉哈夫,来深圳打造全新戏剧厂牌。

这部即将在10月1日全球首演的《交易人生》,是一部船剧,一部邮轮剧,更是中国第一部沉浸式肢体剧。

何为沉浸式?作为观众,你可以走到任何角度,与每个演员互动,最近距离感受专业戏剧表演,当你踏上甲板,你就成了这部戏的一部分。

何为肢体剧?这部剧从2000多名候选者中,挑选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6个演员,在表演中他们全是以母语来进行交流,哪怕听不懂,也完全不影响观戏体验。因为演员们通过专业的动作、表情、声调、舞蹈等,让你迅速get到。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只能来深圳才能看得到的专属剧(因为这部剧就是为了明华轮而生的),也才有了上海、北京的戏迷们,特地在国庆假期坐飞机来深圳看戏刷剧。

国庆第一批游客已到目的地

△《交易人生》剧照

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上海人比深圳人更有文化,但我却认可的一点是:作为东方戏剧中心的上海,在戏剧发展和普及推广的方面,要比深圳做得更早也更好。

所以,当北京上海香港的戏迷都要特地来深圳看戏时,我觉得这也是对深圳文化方面的认可。

虽然不是说,我们所有深圳人都必须要爱看戏,会看戏,懂看戏,但深圳想要迈向国际化大都市,就一定要有自己能吸引人来看的原创戏剧作品。

当北京人来深圳滑雪?!

国庆前,那个一直被全网定义为“深圳有钱”具象化的前海冰雪世界,正式开门迎客。

这个总投资近300亿的大湾区旅游新地标,票价208元起,拥有5条赛事级标准雪道和-6°的恒温空间,让南方人也能实现全年玩雪自由。

国庆第一批游客已到目的地

△图源:深圳前海

事实上,在平均气温23度的深圳,拥有一个全球规模最大、全球维度最低、垂直落差最大、滑道最专业的室内雪场,这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事情。

更抽象的是,我在深圳卫视第一现场的采访中看到: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特意请假带着女儿跟随教练,不远万里来到深圳这个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练习。

她们评价道:因为我们没有在室内滑过,这个场地特别好。

国庆第一批游客已到目的地

△从北京来深圳滑雪(图源:第一现场)

有深圳人预言:国庆的深圳又会多一个必堵的旅游景点。

其实不用等到国庆,在工作日的开业第一天,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滑道,都已经挤满了人。我一个从香港特地来滑雪的朋友,在高级道也被挤到逃离了。

原来,深圳人不仅爱滑雪,而且还那么会滑雪啊?!

△冰雪世界(图源:ShenzhenWeekly)

在小圳子看来,这个滑雪场的意义,远不止是实现深圳人家门口滑雪那么简单。

对于深圳,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一个,能够吸引外地游客来深圳旅游的文旅地标了。对于大湾区而言,香港、澳门、珠海的人们又多了一个频繁前往深圳打卡的理由,大湾区融合的进度也会再一次加速。

国庆第一批游客已到目的地

当外地人来深圳旅游?!

一直以来,深圳都被贴上了“只有工作打卡,不能旅游打卡”的刻板标签。

但只要你在深圳就会发现,每到小长假,深圳的公园、商场、海边、展览等各个文旅场所都是人满为患。

打开票务系统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明华轮的《交易人生》戏票,还是前海冰雪世界的滑雪票,他们国庆档期的票务都已经接近售罄。而国庆前新开业的湾区之眼、欢乐剧场、深圳湾万象城二期等新空间,国庆也都是可以预见的火爆。

国庆第一批游客已到目的地

△“湾区之眼”开业

所以,我一直没办法给大家推荐什么深圳国庆旅游指南,因为去哪都一样,都有可能堵车、排队、抓狂。

但值得细细品味的是,以前外地人来深圳旅游,是去大梅沙、较场尾这样的赶海戏沙,或者是莲花山、梧桐山这样的户外徒步,但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打卡深圳的“软文化”。

有游客特意到南山保利剧院、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追剧,有游客去南山博物馆、深圳美术馆看展,还有人会带着孩子到深圳科学技术馆、小梅沙海洋世界去做自然科普。

国庆第一批游客已到目的地

△焕然一新的明华轮

总之,吸引游客来到深圳的,不再只有绝美的山川湖海,还有越来越多深圳出品的文化产品。这是深圳人鲜有感知到的旅游变化,也是深圳这么多年厚积薄发的开花结果。

而在我们可见的未来,还有深圳湾艺术中心、坪山自然博物馆、深圳歌剧院、国深博物馆、深圳乐高乐园等新的一批文旅地标,正在慢慢生长起来。

以后不要再说“深圳有什么好玩”的了,因为在未来的每一个小长假,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深圳旅游打卡。

这不是大笑话,而是大实话。

扫码添加小圳子

做你的深圳邻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