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导了在成都有位开快剪店的店主,店开在超市负一楼的角落,他一个人给顾客剪头发,月净收入20,000以上。
我非常明白现在的舆论导向是希望大家有信心,觉得经济大环境没有那么差。但是写出一个新闻来总归自己要先算算账吧。就以这个快剪为例我们抽丝剥茧来算一下:净收入20,000,是除去房租水电杂费等的收入,如果加上这些,我们按每月2000来算,也就说月营业额要达到22,000才能保证月净收入20000。快剪10块钱一个人,媒体报道的是平均10分钟剪一个,那么月入2万2,每天平均收入要730块钱,每人收10块钱,每天剪73人,每人用10分钟,剪73人需要730分钟,也就是一天不停手的每天要剪12.1个小时。
然后我们再来说另外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这个收入前提是建立在365天不休息的情况下,实际上剪头也有淡旺季,尤其是农历2月2之前的一个月,基本没人剪头;第二个问题是哪来的这么多人剪头?因为就算在超市负一楼的角落,一个超市辐射的最多也就是方圆2公里,那每天都来73个人剪头,一个月要有2190人来剪头,加之淡旺季因素和超市周一到周四白天也基本没人逛的因素,上哪里来保障这么多人呢?
算完这个帐之后,我想提醒的是:现在的老百姓越来越聪明了,我们的媒体从业者最好是调查清楚了之后再去发布一些关于数字数据类的新闻,否则遭受到质疑,最后影响的将是媒体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