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回到家仅4小时 他救下整栋楼,退伍抵深4小时,00后小伙亲历救火!还原深圳闹市城中..

当发现所在楼栋浓烟滚滚,你会怎么做?9月5日凌晨,在深圳中心区域的城中村——梅富村,00后小伙王謇睿第一个报警、参与救火,并且逆人流而上,逐层喊邻居们疏散。他是一名退伍军人,此时距离他结束两年军旅生涯、回到深圳的家,不过三四个小时。

不止有“第一个”人,还有“很多人”。9月9日-10日,羊城晚报记者回访了事发地,在居民们的讲述下,还原了当晚的救火群像:居住时长跟楼龄一样长的老居民,拎上自家灭火器冲进浓烟里;年轻的外卖员,拿起楼道放置的灭火器也尝试参与灭火;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场安抚居民,待火灭后还一一跟进楼道的卫生善后,直至凌晨两点多才离开……

城中村消防隐患治理和应急处置是社会治理难题。复盘这一事件,设问,将发生在凌晨的城中村火情扼杀在摇篮中,具备了哪些充分条件?

退伍回到家仅4小时 他救下整栋楼

事故发生当晚,街道供图

(一)

首先具备的是及时发现险情,并且临危不惧的现场亲历者。在这一事件中,非常巧合的是,当事人是一位抵深仅几小时的年轻退役军人。

梅富村属于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距离深圳市政府所在地、市民中心车程在4公里左右。该村始建于清代,城中村楼栋密集,电线密布。走在平均楼龄二十多年的自建房内,裸露在墙壁、成卷的电线到处可见。王謇睿是小学时跟着父母搬来这里住的,已经住了近10年。

2023年9月,他首次离家远行时才20岁出头。出生和成长在深圳,这里气候温暖舒适,他告别家人,光荣入伍。他服役的内蒙古冬天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摄氏度,空气干燥。“我出发的时候还挺好奇,坐着车到目的地,一路看到植物越来越少,到最后没有植物,只有沙子。”王謇睿坦言刚去时很难受、很想回家,后来也慢慢适应了。两年军旅生活,对他是很大磨练,他觉得再没有什么困难是难以克服的。

2025年9月4日晚,两年兵役期满,他搭乘飞机返乡,这是他两年来首次回家。晚上9点许,等候多时的父母带着他去家附近吃烧烤。吃完回到家,刚刚过了5日的零点。

突如其来的浓烟打破了这栋楼的平静。失火现场的场景,许多亲历的人都无法描述——因为浓烟太大,无法看清。当晚,王謇睿的妈妈甚至连自己儿子的脸都没看清,“他就告诉我给他湿毛巾,他就冲进去了,我都看不清他。”

根据社区的记录,火情在5日凌晨00:40许完全扑灭,没有人员伤亡。在这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王謇睿完成了寻找起火点、打电话报警、参与灭火、疏散居民等,思路清晰。

退伍回到家仅4小时 他救下整栋楼

王謇睿接受羊晚采访,回忆当晚经历

“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我还是会冲上去的!”在部队服役期间,王謇睿每周都会参与灭火、抗震、抗洪等应急训练。他把这些动作都归结为“本能反应”。

(二)

同时挺身而出的还有梅富村24栋的多位住户。他们亦是重要的“充分条件”。

在王謇睿的讲述里,“房东”用灭火器,他用消防卷盘,一同直面起火点。他口中的“房东”,实际上是梅富村29栋楼栋长卓永棠。

卓永棠夫妇是潮汕人,这栋楼最早的住户。20多年前,夫妻俩来深谋生,选择租住在梅富村。现在他们还在一楼经营小卖部。楼上的房东委托他们负责楼梯等公共空间的日常卫生工作。卓永棠年轻时读过中专,学习过灭火器的使用。加上街道、社区经常向居民推行消防应急的培训和科普,他在小卖部常年备着5个灭火器。

退伍回到家仅4小时 他救下整栋楼

梅富村居民卓永棠也参与了当晚的救火

卓永棠回忆,当天,深夜12点多,小卖部还开着,他听到楼上“嘣”的爆炸声,他便提着自家灭火器跑上楼。看到事发地、三楼的住户被火苗烫到,从现场跑了出来。住在三楼的其他几位年轻人,也尝试用楼道配备的灭火器去灭火。他们都是外卖员,受过消防训练。但楼道灭火器的干粉用尽了,也控制不住火势。

这时,事发地还响起了第二次爆炸声。王謇睿也在此时用消防卷盘的水管加入了灭火行动。两个人合力,但依旧看到复燃的苗头。王謇睿随即跑出去喊楼里的住户快疏散。没多久,专业消防员赶到,卓永棠和王謇睿在指引下退出现场。

“那天晚上我就看到他一身干粉跑下楼,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救火了。平时邻里街坊有什么事,他很乐意去帮忙。村里哪里电线有老化出问题,他也会去帮忙维修下。”卓嫂对丈夫的行为并不意外,他们在村里住了20多年,跟很多老住户关系非常好。有的邻居搬走了,还会回来找他们聊天。

不是第一次直面火情,但卓永棠还是非常感慨,“社会的好心人很多,特别是年轻人勇于担当!要是二十多年前,大家都没有接受过消防培训,也没有这么完善的设备,哪里会有这么多人跟我一起灭火!”

(三)

如果将目光放到整个片区的管理,可以发现,这样的有惊无险,不是偶然。

如今的梅富村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和平静。村里过道停着很多电动车,带着各地口音的人们在这里进进出出。梅富社区管辖范围内,共有358栋自建房,楼距窄的地方不过一两米。社区管辖人口3万多人。

莲花街道梅富社区党委副书记宋泽群是当晚值班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站距离起火地只有几十米,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到的时候,发现多名群众自发参与处置火情。后来听说里面有一位退伍军人,听说他是第一个报警,也是最早参与处置的群众之一。其他居民都跟我说,要好好表扬他,鼓励更多的人也像他一样!”

宋泽群对于这样群策群力的场景并不意外,“我们的居民群众安全意识很强,参与救治行动的觉悟很高,政府这些年在宣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宋泽群介绍道,经过几年努力,政府为城中村配齐了消防器材和各种设施设备。特别是去年底,梅富社区这358栋自建楼,实现了消防卷盘全部通水。

退伍回到家仅4小时 他救下整栋楼

“我们从2017年左右就开始为自建楼安装消防卷盘,每两层就有一个。政府安装了硬件后,需要各个房东去水务局开户,用水成本也是由房东承担。经过我们的沟通,涉及的所有房东都配合我们的工作。”宋泽群介绍道,政府还为每栋楼配置了灭火器,安装了烟感报警器。

这次发生火情,消防卷盘发挥很大作用,王謇睿用卷盘的水源参与救火,避免酿成重大事故。当晚,火完全扑灭后,宋泽群还跟其他人员在现场做楼道的卫生善后工作,以及检查味道是否散尽等。确认无误后,凌晨两点许,社区工作人员逐个通知住户可以放心回家入住了。凌晨两点半,居民基本都归家了,宋泽群才离开现场。

据了解,几年来,莲花街道在城中村消防工作中落实了“135”工作机制,即1分钟接到报警,3分钟赶到现场,5分钟参与处置。应急救援站就设置在村里,报警信息同步给救援站和消防部门,专业人员到事发点速度最快只需三分钟。与此同时,社区每周都组织工作人员和应急站、楼栋长按照“135”工作机制开展消防演练。

“演练起到宣传作用,让周边群众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演练时行动从地面一直延伸到楼顶,实地考核楼栋在消防处置方面是否存在短板,例如消防卷盘是否有水、压力是否足够、消防通道是否堵塞等,一边演练,一边消除隐患、整改提升。”宋泽群介绍道,也因此,近年来,社区的火情在逐年递减。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我们的答案是,一场发生在凌晨的城中村险情被扼杀在摇篮里,背后有个体挺身而出的义举,更有完善应急体制的托举。

来源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统筹 | 林园

文字 | 林园、党学为、李晓旭

图片 | 颜业宏、党学为

视频 | 颜业宏

编辑 | 林润祺

校对 | 周勇

审签 | 周乐瑞

[原创]

更 | 多 | 新 | 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