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鲀-热带海藻和珊瑚礁附近的底层鱼类

刺鲀

《刺鲀》,此词条收录于09/29,仅供参考

      刺鲀[tún](拉丁名:Diodon holacathus),是鲀形目刺鲀科刺鲀属鱼类,中国古书名“鱼虎”,为热带海藻和珊瑚礁附近生活的底层肉食性鱼类。刺鲀体短圆形,头和体的背面颇宽圆尾部短小,似圆锥状;鳞已变成粗棘,棘下有2至3棘根,棘很长或粗短,仅吻端与尾柄后部无棘;口端位,中小形,上下颌的牙齿各愈合成一个大牙板状;眼侧位而高;鼻孔2个或无;鳃孔短小,侧位;背鳍与臀鳍相对,位于体的后部,均甚短小,无鳍棘;胸鳍侧位;无腹鳍;尾鳍圆形;有鳔;有气囊。

      刺鲀是河鲀的同类,在水中遇到敌人时,便吸入海水,使腹部膨胀,并把身上的刺竖立起来;刺为鳞片变形而成,极为坚硬,最长可达到5厘米左右,对皮肤具有铠[kǎi]甲般的保护作用,无毒性。

      刺鲀在世界三大洋都有分布,尤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的近海一带种类和数量最多,共有2属16种左右,中国沿海有2属6种。刺鲀属是刺鲀科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南海及台湾海峡,仅六斑刺鲀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刺鲀的肝、生殖腺及内脏有毒,不能食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