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暑假来临,带娃旅游几乎成为全国父母的统一安排。
而在各类旅行目的地当中,具有文化底蕴和特色风情的古镇,成为部分家长旅游、带娃研学的热门之选。
毕竟石板路、青瓦房,小桥流水、古巷人家……无论是想寻找“慢生活”的都市游客,还是想感受文化氛围的研学群体,古镇都充满了吸引力。
但近年来,我国古镇游的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
原创照片:拍摄于上里古镇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大庸古镇亏损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大庸古城的建设耗资24亿元,曾被寄予厚望,如今却面临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大量商铺空置,一片萧条。
其实,大庸古城并非个例。
2025年,全国2800余座古城镇中,近半数都沦为“空城”。
从2016年“古镇热”席卷全国,到2025年集体遇冷,短短十年间,曾经承载“诗与远方”的古镇经济为何陷入困局?
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古镇到底经历了什么?
1,
在老非看来,经过这么多年的蜂拥而上,不假思索的新建、跟风、模仿与抄袭,导致现如今“古镇”已不再是个地名,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业名词。
它后面挂着一个等号,等号的另一边是——
高度的同质化。
平移到哪里都可以的商业街。
去到哪个古镇都能看到如此这般的店面、业态以及红灯笼……
逻辑上,现如今的古镇完全可以对标各路女网红——
不管她来自什么地方,玩的是哪个领域,都是定制化的网红脸。
动刀也好,换头术也罢;开滤镜也好,加大美颜也罢,全都是标配的模样。
然后,她们再一起跟风玩一个“比夹夹”、“幽灵娘”、“车轮轧饼干”……
不管跟风的花样怎样层出不穷,但定制化的标配模样,走擦边的底层路数,从未变过。
2,
那你说,中国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古镇了么?
并不是。
比如四川雅安的望鱼古镇,整个老街上一个年轻人都看不到,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位年过古稀的老人。
而老非去采风时,一个游客都没有看见。
原创照片:拍摄于望鱼古镇
再比如四川洪雅的高庙古镇,老非去的时候,古镇里一家针对游客的商店都没有,整个古镇像是被摁了一个暂停键,停留在三十年前原地踏步。
原创照片:拍摄于高庙古镇
但是,你不能搞开发。
哦,错了,你不能如此这般地搞开发——新建、跟风、模仿、抄袭。
比如四川三台的郪江古镇。
我是冲着老旧的王爷庙、传说中的“树抱石”、以及老物件九龙桥去的。
原创照片:王爷庙
原创照片:树抱石
原创照片:九龙桥
但在进入古镇之前,你先看到的是这个。
正在开发建设中。
也是正在跟风与抄袭中。
与此同时,在我看来,也是正在“白花钱”的过程中。
因为这种同质化的玩意儿,早已吸引不了游客了。
原创照片:无比同质化的既视感
3,
作为一个文旅从业者、建筑师,老非起初以为古镇的开发者们,像是永远都想不通一个问题——古镇吸引人的,不单单是古色古香的一道皮,而是原有的慢条斯理的生活方式、特色的当地文化与人间烟火气。
后来发现,并非完全如此。
其中一些开发者,能想到这些,但却不想去做,或者想做也做不到。
你知道,天底下最容易的事,就是不假思索的“拿来主义”,照抄,谁不会呀?
可挖掘文化,展示文化,让特色文化还能转变为真正吸引人的旅游产品,这事不但难度系数大,而且投资之后见效缓慢,还有风险——很容易折腾了半天,依然是白花钱。
“幸运”的是,照抄不需要多少文化,是个人都会。
那就……
抄吧!
原创照片:柳江古镇
“齐心协力”地抄到现在,就终于联手把“古镇”这个词,弄成了商业名词。
弄成了人们的固化印象——
这玩意儿,去一个两个看看,就够够的了。
原创照片:李庄古镇
4,
被商业开发的古镇,几乎全都殊途同归地走向了同质化,继而又殊途同归地走向了萧条,甚至开始合唱“空城计”。
而那些未被开发的古镇,却逐渐走向湮灭。
人们带着调侃的意味叹息说:这些未被开发、不被人关注的古镇,只剩下“993861”部队在“驻守”。
啥意思?
因为这些逐渐空心化的古镇,里面的居民只剩下——
白发苍苍的老者。
呀呀读书的孩子。
居家度日的妇女。
在这类古镇的老街上,几乎看不到青壮年。
青壮年都去外面打工去了,留下一个老气横秋的古镇。
老非走过很多古镇,发现这个现象并不少见。
不得不说,那些日新月异的城市,都有着来自此类村镇的巨大贡献。
而“993861“部队的意思是——
九九重阳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对应着老人、妇女和孩子。
他们留守着一些孤独的古镇,令人感叹。
原创照片:龙华古镇
写在最后:
目前的情况是——
但凡古镇开发,就会走向高度的商业化与同质化,从而在本质上失去商业活力,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继而失去古镇原有的生命力。
而不开发,古镇就会慢慢走向湮灭,走进历史课本或影像资料馆。
你问我这个问题怎么破?
唉,我也不知道。
明明有相对理性、相对适宜的开发方式,但在“商业化”的本质驱动下,往往不会被采用。
因为“商业化”意味着“短平快地逐利”。
而但凡“短平快地逐利”,古镇开发就会被各种抄作业,各种吧同质化。
目测,一时半会无解。
原创照片:平乐古镇
好吧,作为一个建筑师,老非走过五十多个古镇,顺便推荐几个目前还值得一游的古镇。
1,望鱼古镇
望鱼古镇在雅安,这个古镇游客极少,虽然不大,但绝对是原汁原味的。
原汁原味到这条老街上几乎就没有人,活脱脱地一个“空心镇”的感觉,偶尔能看见几位长寿的老人,守坐在门口,看着曾经的古镇慢慢消逝于岁月之中。
望鱼古镇的老街是个一字形,全长仅200多米。青石板路纵贯街面,路面已被岁月打磨得幽幽发光。
原创照片:望鱼古镇
2,高庙古镇
高庙古镇在眉山市的洪雅县,得名于明洪武年间,在明代后期成型。
洪雅还有一个古镇很有名,那就是很多人都去过的、号称“烟雨柳江”的柳江古镇,但却忘了再开几十公里的车,就可以去高庙古镇看看。
高庙古镇有一个响当当的评价——“四川最原始的古镇”。
高庙古镇有十分完整的老街,古旧而安静;屋顶盖过老街,留下很多个一线天。若遇雨天,水帘断线跌坠于青石街面,看着发发呆,甚好。
这应该算是老镇的“无障碍设计”——在下雨天不用打伞,你就可以从东头走到西头去摆龙门阵、吃火锅、打麻将……
原创照片:高庙古镇
3,罗城古镇
罗城古镇在乐山市的犍为县,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
你在凉亭街那两道穿斗式的风雨廊里,能看到极其古朴的、原生态的、老四川人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烟火气。
非常的原汁原味!
原创照片:罗城古镇
4,龙华古镇
龙华古镇位于四川宜宾的屏山县,深藏于川南的深山之中,虽然古朴漂亮,但游客罕至。
虽然算不上是典型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从县城去龙华古镇的交通肯定算不上便利——不但是盘山道,道路还窄到必须要小心会车。
原创照片:龙华古镇
5,其他几个比较原汁原味的古镇
川黔交界处的尧坝古镇。
资中的罗泉古镇。
宜宾的李庄古镇。
原创照片:罗泉古镇,全国唯一的盐神庙
原创照片:罗泉古镇
原创照片:尧坝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