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今年的秋天,注定不平静。
刚刚送走“全球风王”第18号台风“桦加沙”,它在广东阳江、广西北海、防城港三地接连登陆,搅动华南风雨如注。可还没喘口气,第20号台风“博罗依”已在西太平洋悄然生成,预计27日凌晨进入南海东部,随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极有可能达到台风级,并直扑海南或华南沿海。
更让人揪心的是——国庆假期,可能要在风雨中开启了。
一、“桦加沙”刚走,“博罗依”已来:台风“连环套”模式启动
“桦加沙”的落幕看似平静,实则威力犹存。虽然它已在广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但其残余环流与冷空气结合,仍在贵州至江苏一带形成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强降雨带。
✅典型案例回顾:就在“桦加沙”登陆次日,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盐城,单日降雨量打破历史极值,盐都、宝应等地24小时雨量超300毫米,局部甚至接近500毫米,城市内涝严重,多处道路积水成河,交通一度瘫痪。
✅“台风登陆后≠危险解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维明指出,“残余环流 冷空气”的组合拳,往往比台风本体登陆更危险。2012年台风“海葵”在安徽即将消散时,却在江苏响水制造出511毫米特大暴雨,两小时雨强超100毫米,造成严重山洪。
如今,“博罗依”正朝着相似路径逼近。气象模型显示,它可能于9月29日至10月1日影响海南、广东西南部及广西沿海,带来强风暴雨,恰逢国庆出行高峰,风险不容小觑。
二、国庆出游高峰撞上“台风 秋老虎”:双重考验来临
你以为只有风雨?不,“秋老虎”也杀回来了。
随着“桦加沙”减弱,副热带高压再度加强西伸,江南、华南将迎来一波高温反扑。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9月26日至28日,30℃以上高温范围将迅速扩大;
28日达到峰值,浙江中西部、福建西北部、江西东部、湖南东部、广东北部等地将出现35℃以上小范围高温;
华南多地体感温度可达38℃以上,湿热难耐。
“这波高温是典型的‘秋老虎’反扑。”中国气象局气候专家王华解释,“台风过后,副高迅速填补空缺,加上日照增强、湿度仍高,...舒适度极差,极易引发中暑、心脑血管疾病。”
✅真实案例警示:上周,杭州一名60岁老人在台风过境后外出晾晒衣物,因高温闷热突发心梗,所幸送医及时脱险。医生提醒:“秋老虎”期间,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
三、华西秋雨,多地警惕强降雨
除了台风和高温,华西地区的秋雨也进入活跃期。
✅气象部门预警:9月27日至29日,四川盆地、陕西南部、重庆北部、湖北西部将迎来新一轮暴雨到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可达100~180毫米,局地超200毫米。
✅历史教训犹在:2020年国庆期间,华西秋雨引发四川巴中、达州等地山洪,导致多条道路中断,游客被困。今年形势更为复杂——台风外围水汽可能与西风槽叠加,进一步增强降雨强度。
“山区、河谷地带的游客务必警惕山洪、滑坡、泥石流。”应急管理部地质灾害专家张磊强调,“不要在河道露营,不要冒险涉水过桥,一旦发现山体异动,立即撤离。”
四、国庆出行,安全第一
面对“台风 高温 强降雨”的三重夹击,我们该怎样应对?
1. 出行前查天气,避开高风险区
建议通过“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等权威平台,实时关注目的地天气。海南、粤西、桂南、川渝鄂山区为当前重点防范区域。
2. 台风天勿近海,暴雨天勿入山
海边活动、海岛游、登山徒步等高风险项目应谨慎安排。若已在途中,遇强风暴雨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
3. 防暑降温不可少
随身携带防暑药品,避免正午出行,多饮水,穿宽松透气衣物。车内勿留儿童或宠物,谨防“高温杀手”。
4. 关注航班与交通信息
台风可能造成航班延误、高铁停运。建议提前购买退改险,预留充足时间。
敬畏自然,方能安心远行
台风年年有,但每一次都不容小觑。从“桦加沙”的三连登陆,到“博罗依”的步步逼近,再到“秋老虎”的强势返场,自然的威力提醒我们:再美的风景,也不及平安重要。
这个国庆,无论你是计划海岛度假,还是山野徒步,或是城市漫步,请务必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出发前,查一次天气;旅途中,多一份警惕;归来时,带一身平安。
✅【温馨提示】国庆期间,中国气象局将每日发布台风与天气预警,可通过“国家应急广播”APP或微信公众号获取实时信息。安全出行,从你我做起。
双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