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用钱反被割韭菜,家人们,谁懂啊!
贷款100万中介费直接收走31万,这波操作直接刷新了我的认知!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中介到底是怎么把客户当“提款机”的!
先说这中介的骚操作。王女士急用钱给娃治病,被中介忽悠带四个同事帮忙贷款,说是朋友贷给你用。
结果呢?签合同时稀里糊涂,放款后才发现100万贷款被收了31万服务费,然后中介还玩换壳跑路。
原公司杭州融汇科技9月1号注销,团队直接搬到杭州融助银科技,连法人都是老熟人张老板。
这波换汤不换药的套路,是不是像极了渣男换了马甲继续撩?
更绝的是中介的谈判三步曲。
第一步柿子挑软的捏,看客户好说话就猛攻;
第二步鸡蛋里挑骨头,拉个征信就说你逾期、网贷多,贷不了款;
第三步雪中送炭,假装给你找方案,实则让你带朋友当贷款工具人。
这套路,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王女士说当时被催着签合同,根本来不及细看条款,结果成了AB贷的提线木偶。
再说这服务费争议。王女士坚称业务员说好只收2%手续费,结果被收了31万;
中介却拿出合同,白纸黑字写着按放款金额20%收服务费,
还说王女士前后带了四个同事贷款,总金额超120万,20%算下来刚好31万。
这账算得比双十一满减还绕,到底谁在说谎?
最让人心寒的是中介的甩锅逻辑。
老板说王女士是自己主动带同事来贷款,张老板质疑她讲故事骗同情,
可王女士急用钱给娃治病的心,难道就该被当成“韭菜”割?
而那些跟来的自媒体博主,嘴上说维护权益,实则收钱办事,被老板怼把粉丝当枪使
这年头,连维权都成了生意?
说到底,这波AB贷乱象,暴露的是中介行业的潜规则:
用话术套路客户,用换壳规避风险,用合同模糊条款。
这行不是不能赚,但得有底线!那些把客户当提款机的,迟早要被反噬。
最后想说,贷款这事儿,别听中介画饼,合同条款得抠字眼,服务费比例得算清楚,
别让急用钱成了被坑钱的借口。
毕竟,这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只有套路等你钻。
希望王女士的遭遇,能给所有人敲个警钟
借钱容易还钱难,擦亮眼睛比啥都强!
你说,这波AB贷套路,是不是该好好管管了?
公众号获客的同行,扫码链接作者,帮你梳理一套适合你的变现打法。
点个在看,与朋友共勉
作者简介:Hi,我是老孙,一个正在破圈的助贷人。欢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