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虚先生
美国保守派明星查理·柯克遇刺身亡一案出现惊人反转,嫌疑人泰勒·罗宾逊并非当局最初猜测的极左分子,反而可能与一个名为“格罗伊珀”(Groyper)的神秘极右翼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9月10日,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特朗普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这场震惊美国的政治暗杀事件,最初被一些人解读为左右翼意识形态冲突的又一悲剧。
但随着调查深入,案件呈现出出人意料的转折。22岁的嫌疑人泰勒·鲁滨逊在子弹上刻下的奇怪信息——游戏符号、反法西斯歌曲歌词和一句“如果你读到这个,你就是...恋,哈哈”——指向了美国一个名为“格罗伊珀”(Groyper)的极右翼团体。
“格罗伊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组织,它起源于网络迷因文化,更像是一个以网络为据点、以亚文化为伪装的极右翼极端派系。其名称源自一个卡通青蛙形象——“Groyper”,是“佩佩蛙”(Pepe the Frog)的变体,而佩佩蛙早已被反诽谤联盟列为仇恨符号。
柯克枪击案发生后,调查人员在现场发现了多枚刻有暗示性信息的子弹。其中一枚子弹上面写着:“嘿,法西斯!接住!”,后面还刻了几个不同方向的箭头。
这些箭头是热门游戏《地狱潜者2》里投掷炸弹的操作符号。在另外两枚子弹壳上,嫌疑人引用了反法西斯歌曲《啊!朋友再见》的歌词,以及一句奇怪的话:“如果你看到这个,那你就是...恋,哈哈哈。”
这些看似混乱的信息引起了网络调查员的注意。他们发现,鲁滨逊可能并非白宫此前暗示的“极左分子”,而是与“格罗伊珀”极右翼团体有关联。
格罗伊珀主要由年轻的白人民族主义者或传统保守派组成,他们将自己定位为“反法西斯主义者”,使用一套暗语式的内部亚文化体系相互沟通。
该运动与自媒体人尼克·富恩特斯有密切联系,他在2018-2019期间成为该运动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格罗伊珀运动虽然成员间观点多样,但有几个共同主题:民族主义(优先考虑美国身份和主权)、传统价值观(支持传统家庭结构和社会规范)、移民限制(强烈反对非法移民和对多元文化主义持怀疑态度)、反建制(批评主流保守派和共和党人)以及自由言论倡导(捍卫表达有争议或不受欢迎意见的权利)。
该组织使用游戏术语、网络梗和表情包传播反犹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等极端保守派思想。他们尤其擅长利用网络迷因和讽刺语言来传播观点,使其内容在年轻人群中更易传播和接受。
顾名思义,该运动以其所谓的“格罗伊珀战争”而闻名——这是针对主流保守派的协调挑衅活动。他们会参加柯克等保守派人物的活动,提出有关移民、种族或LGBTQ权利的挑衅性问题,并在网上发布病毒式传播的片段来让这些人物难堪。
这种策略旨在暴露他们认为的主流保守派的弱点或不一致之处。柯克此前已经意识到“格罗伊珀”的威胁,并试图与该组织切割。
他甚至开除了团队中一名重要工作人员,原因仅仅是后者曾与富恩特斯合影。这种内部摩擦显示了美国右翼阵营内部存在的深刻分歧。
基于子弹上的信息以及鲁滨逊的在线行为,分析认为他可能是因政见不合而枪击柯克。一张网民翻出的鲁滨逊旧照显示,他曾穿着一件运动服蹲在地上,这个动作非常像“悲伤蛙”表情包,而该表情包则是“格罗伊珀”团体的标志性符号。
虽然富恩特斯就柯克被杀一事表态,称自己对柯克之死“悲痛欲绝”,并表示“暴力和仇恨必须被阻止”,但这并未阻止外界将这起谋杀与格罗伊珀运动联系的猜测。
柯克遇害事件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关于该国近期政治暴力状况的激烈辩论。田纳西州立中部大学等两所大学已解雇了数名因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与这起谋杀案相关的冒犯性帖子的员工。
犹他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称这是一起“政治谋杀”,并指出政治暴力犯罪正在全美蔓延,柯克遭遇“政治暗杀”是**对美国立国思想根基和美国人基本理念的攻击**。
这一事件显示了美国政治话语的极端化和暴力化趋势,以及网络亚文化怎样渗透到现实世界的政治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