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里理性就是不够爱吗,男人在感情里太理性,就是不够爱吗?

爱情里理性就是不够爱吗

【全文2600字,阅读约7分钟】

面对爱情时,多数人内心的天平往往都会朝着感性倾斜:

女人可能会在甜蜜中失去理智,男人也可能在热恋时做出违背个性的颇为荒唐的举动。

Hi,我是番茄。

然而,总有一些男性在感情里始终保持着令人诧异的理性:他们认为恋爱中双方仍需保持个体的独立,遇到矛盾时倾向于冷静沟通,很少表现出吃醋、嫉妒的情绪,甚至在爱意的表达上也显得极其“吝啬”。

这样的表现难免让人困惑:是他们天生性格如此,对待任何人都保持着理性的距离,还是因为不够爱眼前的人?

part 01

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爱不爱这个东西,在你们日常相处的时候,你永远不能把他看成一个静止的状态。

我们大部分人,都只能在自己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的时候,才有想法和余力去讨另一个人的欢心。

且荷尔蒙的作用有限,经过18个月的保鲜期,激情消退,相较之前大部分男人都会在这时候适当恢复之前的理性。

感情中的表现和行为一定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波动,你不能单看某一件事就对对方“爱不爱你”这件事下一个判断。

比如对方近期工作压力巨大,成天面对刁钻的客户、挑刺的领导已经头昏脑涨,难得休息日他就想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什么都不做,蒙着被子在家睡上一天。

这时候他可能会拒绝掉你想逛街和看电影的邀约,无法给予你足够的陪伴与关怀。

倘若你将这种正常的自我保护解读为“不够爱”,不仅是对恋人的误解,更是对爱情复杂性的忽视。

我们都习惯用“是否符合自身期待”来衡量对方的爱,陷入“理性即自利”的思维定式中转不过弯来,对方偶尔几次的不热情,就认定他把自己的优先级置于了关系之上。

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使是深爱的人,他也不可能完全摒弃自我。

一个人难免会在某些时刻做出利己行为,人性本质如此,难道就此认定对方不爱了吗?

爱而没有理性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应该没有人想看到一个人为了爱而丧失自我。

普通人终究是普通人,既做不到全知全能的洞察,也难有忍辱负重的坚韧,人类的爱注定带着盲目、偏狭与自以为是,无人能做到尽善尽美。

part 02

排除一个男人本性朝三暮四,单纯就是对这段感情投入不够、爱得不够深,只是打着“理性”的幌子跟你消磨时间的情况,关于理性感情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天生的理性。

这个判断标准,对方的工作态度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

理性的男人对待工作极其认真,善于总结和分析问题,在工作决策时他们会表现得较为谨慎,不敢冒进,也不会草率地下结论;他们话不多,也很少抱怨,但心里却对一切却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判断。

这样的男人在爱情中,大概率也会延续工作上的理性态度。

即便眼前的女孩是他的初恋,即便他对她爱得深沉,他也不会在关系中表现得过于热烈和冲动。

因为在他看来,感情和工作一样,都需要理性地规划和考量,不能仅凭一时的激情行事。

他们的理性并非不爱,而是在他们的爱情观里,他们更追求平稳和踏实,只有在一件事有了确定的把握与合适的时机时,他们才会去做。

这类男人往往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感情中的“潜力股”。

他们会为了家庭和未来努力奋斗,用实际行动给予伴侣稳定的生活。

和他们步入婚姻,虽不太会有多少惊喜的情节,但会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爱情里理性就是不够爱吗

图源摄影师Anastasiia作品

第二种,后天形成的理性。

一些在感情里不敢轻易付出、大部分情况下情绪都能保持平静的男性,之前可能有过丰富的恋爱经历。

他们曾经也像大多数人一样,热衷于用各种浪漫的方式表达爱意,送玫瑰、制造惊喜约会、说甜蜜情话等。

然而,经历过多次恋爱,又伴随年龄增长,他们对这些行为逐渐失去了热情。

越来越理性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认为,在没有实际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下,不需要刻意去做这些浪漫的事情。

在他们现今的理念里,爱情应该更注重实际的相处和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他们也可能在过去的恋爱中受到过创伤,于是习惯性封闭起自己的内心。

在新的感情里,他们显得谨慎、克制又理性,不轻易付出真心,更多的是害怕再次重蹈覆辙。

如果你喜欢的人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你首先得接受他们这种“平淡”的相处模式,别强求他们为你改变。

但同时,你要看他愿不愿意在实际生活中承担责任,比如认真听你倾诉烦恼,在你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忙,用行动证明对你的在意。

当双方都能理解彼此的节奏,不执着于外在形式,且你愿意用耐心换取他的信任,踏实经营关系,这种理性背后的真诚仍可能发展出长远稳定的感情。

第三种,天生情绪浓度就偏低的个体。

这类人是天生的“情绪淡人”,往往从幼年时期开始,他们就不会哭闹着要父母给自己买想要的玩具,不会对别人撒娇以博取安慰,长大后几乎不会对什么东西产生强烈的欲望和兴趣,没太大的情绪起伏,对周遭的一切都是淡淡然的态度。

在外界眼中他们很理智,理智得近乎不近人情。

他们并非不想爱,而是天生情绪强度低,以致于他们本身就缺乏感受强烈情感和情绪的内驱推动力,更不要谈自己去付出。

基于这种理性,他们或许更多是为自己而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爱别人,只是他们的情感启动需要更深层的精神共鸣。

当遇到能在人生目标、价值观上彼此契合的人,或是能在思想层面相互理解、相互支撑的对象时,他们会以一种理性且沉稳的方式,慢慢建立起对对方的信任和依赖。

part 03

理性人的爱和多数人的爱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就比如当两人之间出现矛盾和争执时,明知道女友渴望得到情感上的表达,但他们的处理方式依然与对方的理想预期大相径庭。

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会自动切换到解决问题的状态,在处于矛盾中时,他们通常会希望等到彼此冷静之后再详谈。

客观点看,这确实是解决情侣矛盾的正确方式,能够避免在情绪激动时说出伤害对方的话,也有助于更理性地分析问题。

然而,大多数女性在这种时候,更希望得到的是男友的安抚和哄劝。

她们在意的不是当下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男友在面对自己情绪失控时,是否能够始终保持耐心和包容,给予她们坚定的守护。

如果说要达到“一定强度的爱“才算“够爱”的话,那么理性人的爱是永远不达标的。

但如果从“爱的时间”来衡量的话,那么理性人的爱自然是“足够爱”的。

对他们来说,爱的强度不是衡量标准,爱的时间和默契才是。

因为“情绪的爱”总会有情绪消退的一天,但是“有意识选择的爱”却可以旷日持久。

年轻时我们总在追求轰轰烈烈的感情,现在才发现,其实感情越理性,越是爱得深沉。

毕竟对抗人性、抑制欲望,是比真实地表达和释放自己更难的事情。

所以,过于理性是不是代表不爱?

这么看来并不是,只不过大部分的你我都是凡人,很难做到而已。

- END -

点亮【赞与在看】,让这世间的好运都流向你。

「About Me」

曾经换过18份工作、写过34篇未发表小说的中年少女

一个觉醒了的90后INFP文字爱好者

【这里有凌晨三点的自我剖析报告

以及那些在便利店冷光灯下突然成型的顿悟时刻】

“身份是自我绑架,唯有失去通往自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