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成立“美国党”,直接挑战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近200年的政治垄断。这位全球首富能否用他的科技思维颠覆美国政治格局?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决裂源于“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该法案不仅将美国债务上限提升五万亿美元,还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条款——这对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直接不利。
马斯克猛烈批评该法案将“大幅增加美国财政赤字”,并最终在7月5日兑现成立新政党的威胁,声称美国正“因浪费和贪污而破产”。
01 民意支持,网络投票奠定基础
在正式宣布前,马斯克于7月4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起民意投票,询问网友是否支持成立“美国党”,将美国民众从两党轮流执政体制中“解放出来”。
投票结果显示了明显的支持倾向。约124.9万人参与投票,其中65.4%支持成立新政党,反对者占34.6%,支持与反对比例达到2:1。
马斯克随后表示:“支持和反对比例为2比1,表明你们想要一个新政党,你们也将得到一个新政党。”
02 政治野心,从权力内部到外部挑战
这不是马斯克首次涉足政治领域。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他曾花费近3亿美元为特朗普与其他共和党人助选。
特朗普上任后,特意新成立了一个政府效率部,让马斯克出任负责人。但马斯克“大刀阔斧的改革”令其与多个政府部门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选择离职。
此后,马斯克与特朗普政见分歧日益严重,多次声称将建立新政党,挑战美国驴象两党轮流坐庄的政治格局。
03 政策纲领,财政保守与科技促进
虽然马斯克没有详细阐述“美国党”的全部政治纲领,但从他的回应中可窥见一二。当被问及该党是否主张“减少债务、控制支出、加速人工智能发展、减少各领域监管、维护言论自由”时,他简洁地回答:“是的”。
马斯克宣称,“美国党”代表全美80%的中间派选民。一项民调结果显示,40%的美国人会考虑支持该政党,这显示了第三党在美国社会中的潜在吸引力。
04 法律程序,成立政党的复杂之路
根据美国法律,成立一个有资格参与选举的政党需要经过复杂的认证程序。首先必须召开党团会议或代表大会,选举临时官员并指定政党名称。
新政党还需要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注册。但目前尚无迹象表明马斯克已启动这些程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表示,在美国成立全国性政党需要符合联邦基本要求,包括组织架构上有足够党员和支持者,以及资源准备上需要超过一定限额的资金。
05 各州挑战,签名征集的实际障碍
如果“美国党”要参与各州选举,还需要符合各州不同要求。最基本的是要在各州内收集一定数量(一般是几万个)选民的签名支持,以证明在该州具有政治影响力。
这一过程在美国各州差异很大。例如在人口大州加州,需要争取近74万人的有效签名,德州需要8.3万,宾夕法尼亚州需5.6万,俄亥俄州需5.5万。
这些签名必须在6到12个月内集齐,过期作废,且必须确保签名者为有效选民,地址和选举记录要一一对应。
06 制度障碍,“赢者通吃”的不利环境
美国“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对第三党极不友好。在这种制度下,在一个州内获得最多选票的政党会得到所有的选举人票。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政党没有在该州“保二争一”的能力,其政治影响力几乎不存在。上一次有第三党总统候选人拿到选举人票还是在1968年。
历史上,美国第三党往往昙花一现或被两大党吸收,如1890年代的“人民党”、1912年的“公牛党”和1992年的“改革党”,没有一个真正打破两党垄断格局。
07 政治风险,遭遇两党联合打压
马斯克的新政治冒险已经引发强烈反弹。前白宫高级顾问班农痛批他是“跳梁小丑”和“白痴”,应该被驱逐出境。
特朗普盟友、投资公司Azoria行政总裁菲什巴克成立“全力支持唐纳德”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以遏制马斯克的政治野心。
共和党策略师罗伊警告:“民主党人对马斯克已恨之入骨,目前他在共和党人中还保持着良好的声誉,但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就将失去共和党人的支持,成为一个没有国家的人”。
08 选举策略,关键席位的精准定位
马斯克表示,“美国党”将参加明年中期选举,初期将聚焦2至3个参议院席位和8至10个众议院席位。
考虑到两党在参众两院席位差距不大,第三党获得少数席位便可成为“决定性力量”。这种精准定位可能比全面参选总统更务实。
杜克大学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麦科克尔认为,“美国党”可能在中期选举中分流共和党选票,进而影响北卡罗来纳州等摇摆州的选举结果。
09 资源优劣,资金与舆论的双刃剑
马斯克的巨大财富和控制的X平台是“美国党”的明显优势。但仅靠砸钱并不能赢得选举。
今年4月,马斯克曾投入逾2000万美元支持保守派人士竞选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法官,最后仍败给自由派候选人。
乔治敦大学政治学教授诺埃尔指出,新政党必须耐得住起步期的各种挫折,但这“无法用钞票购买”。
10 真正意图,政治变革还是商业利益?
有分析认为,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真正意图可能是对共和党进行“逼宫”,而非真正突破美国两党制。
“大而美”法案触及了马斯克的商业利益,不仅取消了电动汽车税收减免,还让SpaceX的政府合同陷入不确定性。
刘卫东教授认为,马斯克很清楚自己参政的前景非常不乐观,他可能更多是希望通过建立新党的方式向特朗普施压。
美国政治历史上不乏第三党的尝试,但从1890年代的“人民党”到1992年的“改革党”,无一真正撼动两党制。马斯克拥有前任们无法比拟的财富和媒体平台,但面对“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和完善的两党体系,他的“美国党”最可能角色是搅局者而非游戏改变者。
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美国党”可能分流部分对共和党失望的保守派选票,成为影响摇摆州结果的关键变量。但这离真正打破民主共和两党的政治垄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