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跃式甲板-用于中小型航母或训练型航母的甲板

滑跃式甲板

《滑跃式甲板》,此词条收录于09/27,仅供参考

      滑跃式甲板(ski-jump deck)是航空母舰甲板中的一种类型,主要运用在中小型航母或者训练型航母上,协助舰载飞机起飞。

      最早的滑跃甲板为英国人发明,1973年,英国海军中校道格拉斯·泰勒发表论文,提出飞机在上翘的斜坡面上进行滑跃起飞的概念。英国皇家空军研究院于1976年完成陆上原型的建造。1977年至1978年,英国共利用“鹞”式战机进行400多次起落试验,甲板上翘角度范围为6至17.5度。1978年,英国皇家海军在所造的“无敌”号航母前段建了一个角度为7度的滑跃甲板。后来,英国改造“竞技神”号航母时,滑跃甲板采用12度角,以达到最佳效果。到了80年代中期,尼特卡航母陆上试验系统再次经过改进,滑跃角度进一步增加到14.3°,通过多轮米格-29和苏-27系列飞机的验证,最终认定14.3°滑跃角度最为适合。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突破舰载机滑跃起飞等飞行关键技术。此外中国山东舰也同样采用滑跃式甲板起飞方式。

      滑跃式甲板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可靠性更强的优势,并且维护简单。但滑跃甲板会限制战斗机起飞重量,导致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滞空时间和武器携带量都大受影响。从总体作战性能上来看,滑跃起飞型航母搭载隐身舰载战斗机后,其防空制空能力、纵深对陆对海攻击能力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