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转岗教高中,转岗分流的第一刀,砍在了小学老师身上!

延迟退休是定局,收入不升反降,物价悄然上涨,养老得靠自己,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香港保险,可以给你资产加一道保障。关注我的小号,深入了解港险。

“大江湖”微信号:dajh204;加我,私下交流

作者:江月

来源:大碗Pro(ID:gh_a408bd912b82)

我的中学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

近日,红网“问政湖南”对于新化县中小学教师转岗分流政策的问题,给予了正式答复。

教师分流的第一刀,砍在了小学老师身上。

小学教师转岗教高中

根据问政湖南的回复,我们能得到两个关键信息——

其一,小学老师不仅是饱和,更是富余。

早在几年前,新化县的教师岗位就接近饱和。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到2022年,全县教师总数从8795人增加到12118人,增长率为37.78%

而在2022年,新化县高中在校学生2.78万人,初中在校学生6.28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2.43万人,共计21.49万人。

师生比约为1:17。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中小学生师生比国家标准小学需要大于1:19,初中需要大于1:13.5,可见新化县的教师人数基本达到饱和状态。

2023年,新化县教育局也发布过相关声明:

当前我县教师基本饱和,每年补充教师主要是通过公费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经研究,今年没有安排特岗教师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计划,只会面向高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引进少量的高中专职教师。

本来按照新化县保守的招生政策,全县教师的职业生涯应当是稳稳当当的,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能猜到——

2017年,新化县共有普通中学103所,初中在校学生4.55万人,普通小学250所,在校学生12万人;

2024年,新化县101所初中学校,在校生6.84万,376所普通小学,在校生10.73万人。

7年时间,新化县的初中生多了近两万,而小学生少了近两万。

其二,小学老师要去做初中老师了。

由于小学生人数的减少,而老师整个行业较为稳定,那么势必导致小学老师先一步富余。

那么,这些老师该去哪里呢?

新化县给了两个选择。

1.调至外县市工作。

该办法以一些外地户籍的老师为主,把这些老师输送到外县市仍然缺乏师资力量的学校中,做一个人力资源的调配。

2.升级成初中老师。

只要小学老师能够取得初中、高中的教师资格证,就能转岗至当地的初中、高中继续任教。

但凡你了解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你就知道这个门槛并不高。

也就是说,

小学老师只需要费些心思,就能顺利转岗。

此外,新化县还在研究小学教师其他分流转岗的办法——

最好的,是转岗至其他事业单位。

运气差一些的,还可能转岗至保安、保洁、食堂工友、宿管。

小学教师转岗教高中

比如,永州宁远县。

自2025年下学期开始,保安、保洁、食堂工友、宿管等由临聘人员承担的工作转由超编教师承担。

并且,这些超编教师也基本上是小学教师。

毫不夸张地说,

转岗分流的时代浪花,先一步砸在了小学教师的头上。

新化县教育局所说的,并不是全部的真相。

对于教师转岗分流的原因,新化县教育局给出了一个解释:由于近年来出生人口的急剧减少,小学入学人数下降,才导致了教师的富余。

2010年,新化县人口出生率为20.9‰,出生人口约2.86万人;

2017年,新化县人口出生率为18.1‰,出生人口约2万人。

也就是说,

如果仅看出生人口,近年入学的人数仅比前些年少了8600人左右。

但是,

2024年,小学在校生人数比7年前少了将近2万人。

同时,2024年,新化县376所普通小学招生1.34万人,也远不及2万人。

显而易见,

光以出生人口减少来解释小学生人数下降,说服力远远不够。

那么,

其中的缺口,又去哪儿了?

唯一的解释只能在常住人口这个数据维度上。

新化县常住人口的数据,可以分三个阶段看——

第一阶段:常住人口约等于户籍人口。

2000年-2009年,

新化县户籍人口从129万增长至133万,常住人口从128万增长至132万。

对于新化县而言,那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整个县的人口在增长,同时,这些人口/劳动力全都留在了县内,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第二阶段:常住人口远少于户籍人口。

2009年-2020年,

新化县户籍人口从132万增长至150万。

但是,

这个时间段,该县的常住人口在111万-119万的区间反复波动,并且人口总量远低于2009年。

对于新化县而言,这是曲折的十年。

户籍人口在增长,常住人口却在下降,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本地出生人口仍有动力,但新化县却难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大量户籍人口因就业、生活等原因而迁出本地,最终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距扩大。

第三阶段:常住人口持续下降。

2021年,新化县常住人口118万人;

2022年,新化县常住人口116万人;

2023年,115万人;

2024年,114万人。

2020年之后的新化县,或许只能用“不得不躺平”形容。

人口外流,这才是新化县面临的更大的难题。

前些年,父母们或许更多地选择自己去大城市打拼挣钱,而随着“租售同权”、大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的优化,越来越多的父母带着孩子一同来到了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由此,

小学老师转岗分流的真相,基本就被我们拼凑出来了——

这是人口增长的问题。

2010年到2020年,适逢人口增长调头,新化县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出生人数开始下降。

这是发展策略的问题。

过去,随着人口增长,教师岗位编制不断地扩招,而随着人口下降,学生人数在减少,但是教师总量仍然保持着稳定,甚至增长。

这更是人口外流的问题。

新化县从常住人口130多万的巅峰,到现在的114万,十年间常住人口减少了10多万人。

这10万多人,太多人选择了拖家带口一同出发。

大多数县城,都难以避免。

关于新化县,还有一个盲点你们没有发现——

新化县巅峰时期人口可达130多万人,如今的常住人口依旧保持在110万以上。

放眼整个湖南看,

新化县人口量仅次于浏阳县和长沙县,是湖南第三多的县,也是娄底市人口最多的县。

放眼全国看,

中国有二千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平均人口为每县50多万人,一般把人口规模在40万-70万的县称为中等县,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以上的县被称为人口大县。

新化县,是人口大县。

即便是百万级规模的人口大县也无法保证出生人口的下降,以及常住人口的外流,那么大多数县城也将面临这两个问题——

简单举几个例子,

今年6月份,安徽省怀远县新生儿出生入户业务同比减少46.5%;2015年至2024年,江苏省如皋市出生人口从11801人降至5496人,直接腰斩;甘肃临泽县,如今的年出生人口不足千人。

再看整体情况,

2001年-2010年,人口流出地区达1362个;2011年-2015年,人口流出地区达1385个;2016年-2017年,人口流出地区达1491个。

人口流出地区占比从64.6%先增至65.7%,又继续增至70.7%。

2010年-2020年的十年间,未发生区划变更的县和县级市中,常住人口减少的数量为1137个,占比达68.8%。

由此,面对各个县城普遍的出生人口减少和人口外流,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小学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乔锦忠团队也曾做过预测,若生师比保持不变,与2020年相比,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的小学教师和37万的初中教师过剩。

今年6月,上海大学人口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程顺祺、特聘教授朱宇等人基于模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基础教育师资总需求将从2025年的1569.97万人,持续下降至2035年的1036.53万人,需求总量将减少533.45万人。

事实上,各地对于教师的编制的收紧已在进行时——

比如,江西。

2025年,江西教师编制招聘人数仅为2146人。

而在2021年,这个数字还在13344人。

从2021年至2025年,江西教师招聘人数降幅83%。

再比如,湖北。

湖北鄂州市提前锁死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明确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不超过8850名,并且将编制保障重点从小学转移到中学阶段,核减小学阶段教师编制500名,增核至初中阶段。

许多人好奇:为什么不趁此搞个小班化教育?

对于地方来说,这不仅仅是人口问题,更是一笔经济账。

据统计,教师编制约占事业单位总编制的48%。

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占比较高,并且一直在增长。

2018年-2022年期间,该比例从61%增长到63.4%。

换句话说,

教师编制真的不能再扩张了,不然,老师的工资就要发不起了。

<--END-->

我拿了香港身份目前是香港保险代理人

国内保险收益一降再降

无论是重疾险还是储蓄险

港险的性价比突显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

欢迎扫码咨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