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遗址-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古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遗址

《西安城墙遗址》,此词条收录于09/27,仅供参考

      西安城墙遗址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的明代建筑,原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在唐长安城皇城与元奉元城基础上建筑的西安府夯土城墙。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西安城墙遗址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

      西安城墙遗址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城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西安城墙遗址有四个城门: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宁,北名安远,每门门楼都有阙楼、箭楼、正楼三重,该构筑布局便于防守。

      辛亥革命时期,西安城墙遗址部分墙体曾遭到毁坏,在抗日战争时期,它也被作为防空洞使用。20世纪50年代,受社会风气影响,西安提出拆除古城墙的计划,但最终未将其拆除。1959年7月1日,文化部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议保护西安城墙的建议》。1961年3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古城墙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遗址既是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和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