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绵蚧壳虫》,此词条收录于09/27,仅供参考
吹绵蚧壳虫(学名:Icerya purchasi ),又叫白虫、棉花子蚧、棉花蚧、棉花虫、澳洲白条蚧、吹绵蚧等,是硕蚧科吹绵蚧属的一种害虫。吹绵蚧壳虫原产于澳洲,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等地区。
吹绵蚧壳虫两性异形明显,雌成虫体椭圆形,体长5.0~7.0毫米,桔红或红褐色,背面隆起如龟甲,上有短细毛和白蜡粉,周缘有细长蜡丝;雄成虫体瘦小,长约3毫米,胸部黑褐色,腹部桔红色;前翅狭长无后翅。吹绵蚧壳虫在中国柑桔产区每年发生2~4代,世代重迭,主要以二龄以上的若虫和雌成虫越冬。雌成虫寿命约60~70天,雄性寿命较短。吹绵蚧壳虫平均两年发生5代,各阶段的发生盛期不一致。吹绵蚧壳虫食性很杂,寄主植物有250种以上。若虫和雌成虫吸收植物的叶芽,嫩枝及枝条汁液。
吹绵蚧壳虫寄生在植株后,会导致植株叶片变黄,枝条枯萎,大发生时枝叶布满白色虫体,并能诱致煤烟病,不能开花结果或结果甚少,有时甚至全株枯死。吹绵蚧壳虫的防治,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和人工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