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这段时间,我网上有些人会说如今一些大牌的演员们演来演去都是一个类型的角色,往往就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走不出来了,演技也形成了一个固有模式,没有突破。他们说这个群体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陈道明、黄渤、丁勇岱、张译。
嗯,这几个都算是国内目前男演员中可以说是“演技”一词的代表人物,也正是他们被这些人盯上了。正巧,这两天张译主演的新剧《以法之名》上了优酷平台,看了六集,差不多就是全剧1/6的篇幅,正好可以就这个剧中的角色来聊一下张译是否陷入了演技上的固有模式。
关于《以法之名》这部剧究竟怎么?这才刚开始就先不讨论,基本上就是讲某省某市的政法系统内部跟黑社会性质团伙勾搭的反黑题材。仅目前六集来看,还在铺垫阶段,整个案件才露出了冰山一角,检察系统内部人物之间的矛盾也表露了出来。
张译作为男主角饰演的是省检察院十一部(对内监察部门)的检察官洪亮。
40多岁,工作了十八年,性格上有些怯弱,但对工作一直认真负责,心中却始终有对司法工作的信念。
作为省内司法系统高官的女婿,他在工作中一直表现出与人为善、听领导话,深谙系统内工作方法,小心翼翼地远离是非斗争的形象。在案件发生前,他向院内领导提了辞职,从此离开司法系统带着女儿一起到北京与做法医的老婆开始新的生活。
就这样一个在蒋欣饰演的省院一部主任郑雅萍眼中没啥上进心、做事总有些扭扭捏捏、靠着老丈人的关系在系统里混了十八年的人,没想到因为自己大学同学突然离世带来的疑案让他逐渐被卷入这个黑暗的漩涡,慢慢唤醒了他作为一个检察官的坚持和信念。
以上就是张译这个角色的一个大致的人物小传了。面对这样的一个角色,张译或者说一个合格的演员该怎么演呢?
首先,这个角色肯定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性格上很少有强势的表现。由于老丈人是自己的老领导,所以对妻子不说言听计从也必定是相当尊重和克制的。不仅这个人物没有硬气的底气,如果不是这样的一个性格恐怕也不会成为老丈人的乘龙快婿。
其次,这个角色的业务能力和情商必定不差,两个最好的大学同学,一个成了市院的代理检察长,一个成了市院的优秀检察官,而他也是从市院调到了省院,成了监察内部的十一部的检察官。虽然这中间肯定有老丈人出手,但如果他自身的智商情商都不够的话,怎么入得了老丈人的法眼?
最后,这个角色前期必定是想要远离是非之地,只想过好自己小日子,从系统内顺利上岸的形象。可当自己的大学好友莫名其妙死了之后,他原本已经安逸下来的内心慢慢就被整个案件带动起来,于是回到了当年、也就是老丈人看中他时的样子。
这三点,张译都表达出来了。表情、台词、动作、性格的表现、甚至一些小动作、微表情都做得到位、合理。可能对那些苛求张译继续在演技上进步的人来说,他的这些表情、动作、台词让他们感觉熟悉,感觉他总在往以前的一些角色上套。
可我看下来,对比《三大队》里的程兵,洪亮这个人物更有人情味、也更圆滑;对比《他是谁》中的卫国平,洪亮显得世俗、怯弱;对比《狂飙》中的安欣,虽然“老丈人”都是政法系统高官,洪亮显得更懂得抓住机会,安于现状;对比《九部的检察官》,这个角色显得更立体、更不像一个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检察官。
这些角色都是司法系统内的角色,每个角色的人物小传、行为动机、性格能力都不一样,张译虽然在某些微表情的运用和动作上让看多了他的人会感到熟悉,但这些可能已经成为他表演时下意识的显性。如果没了这些细节,或许张译还真不一定会演了。难怪,他去年说自己要休息一阵,可能就是因为这几年每年好几部戏的工作强度让他自己也意识了这个问题。
宽泛来讲张译的演技依旧保持了以往的水准、没有进化,但严格来说他能保持在每个角色上寻找差异、给出符合人物角色性格的表演已经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所以,不如对他这样已经站到这个高度的演员们多一些宽容,让这些演员在生活琢磨一下自己的演技。
百尺竿头想要更进一步并不简单,但就这一步,很多演员甚至一辈子都完成不了。
推荐指数:7/10分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