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的夜空被荧光海点亮——张韶涵“觅光”世界巡回演唱会成都站的舞台上,她握着话筒的手突然发颤,原本清亮的嗓音卡在喉咙里,泛红的眼眶里悬着没掉下来的泪。没有多余的话,她对着台下上万名歌迷深深弯下腰,这一鞠躬,就是整整30秒。直到起身时,她才攥紧双拳,用带着哭腔却格外坚定的声音说:“我没有放弃我自己。”
全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可这声“不放弃”,真像表面听着那样,是她咬牙选出来的热血坚持吗?倒不如说,是成年人被逼到绝境时,唯一能走的那条“无可奈何”的路,就像《英雄本色》里小马哥吼出的那句经典台词:“我等了三年,就是等一个机会。我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想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我会拿回来!”张韶涵这一路的熬,何尝不是在等这样一个“拿回来”的机会?
谁还记得2004年的她?抱着《欧若拉》闯进华语乐坛,娃娃脸里藏着穿透力极强的嗓子,唱“爱是一道光”时眼里亮得能映出星星,专辑销量轻松破百万,是当时最被看好的“乐坛小天后”。可风光没撑几年,人生就急转直下:被至亲卷走所有积蓄,还被泼上“不孝”的脏水,广告解约、专辑停发,甚至连看病的钱都要靠朋友接济。有次她在采访里轻描淡写提过,最难的时候租着10平米的小破屋,每天对着墙壁练唱,“不敢停下来,一停就怕再也站不上舞台了”。那时候的“不放弃”,哪里是选的?是她失去了名声、金钱、亲情,只剩“唱歌”这一样东西能抓,只能像小马哥那样,在暗处熬着、撑着,就为了有天能把被夺走的“舞台”拿回来。
后来她凭着《歌手》翻红,在舞台上唱《阿刁》时,一句“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地溃败”让台下哭倒一片,所有人都夸她“坚韧”“不服输”。可王朔早戳破过这种“坚韧”的本质:“人是被逼出来的,没谁天生就想扛事。”翻红的背后,是她练到嗓子充血也不敢歇——怕一松懈就被新人取代;是被问起过往时笑着说“都过去了”——怕卖惨被说博同情;是明知娱乐圈更新换代快,却只能拼了命往前跑。她不是不想松口气,是松了口气,那些等她的歌迷、那些被夺走的尊严,就再也回不来了。
这次成都演唱会的30秒鞠躬,更像一场无声的“清算”。她弯下的腰里,藏着出租屋里的眼泪、练唱时的沙哑、被诋毁时的委屈;她那句“我没有放弃自己”,哪里是说给歌迷听?是说给当年卷走她积蓄的人听,说给那些造谣她的人听,说给那个在黑暗里偷偷掉泪的自己听。贾平凹写过“中年人常觉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张韶涵的“孤独”,是连歇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把“无可奈何”裹成“不放弃”的铠甲。
台下的歌迷哭着喊“加油”,屏幕前的观众被“坚持”感动,可很少有人问:如果有得选,她会不会想过不用等、不用熬、不用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就像我们自己,熬夜加班时说“不放弃”,照顾生病的家人时说“不放弃”,其实都是没别的路可选。张韶涵的鞠躬,不过是把千万个成年人的“不甘心”与“没退路”,摊在了聚光灯下。
所以别只忙着感动了。当你下次再说“我不放弃”时,不妨想想小马哥的话——你到底是真的想证明自己,还是只能硬着头皮,把失去的、该得的,一点点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