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阿文,执业中医师。同时,也考取了导游证,利用周末、法定节假日,游览了50 知名网红景点……
空闲的时候,也喜欢刷剧,看电影。
想在这里,与您一起分享健康知识,生活琐碎。
台风“丹娜丝”实在妖娆,浪出天际。走出历史性“Z字形”轨迹。
第一折(西行→东北):生成于南海后本欲西进广东,却突然90°北翘登陆台湾嘉义(7月7日凌晨,台风级)
第二折(东北→西南):穿过台湾海峡后,在浙江近海减速徘徊,今日突然转向偏西移动,直指闽浙沿海。其轨迹如一道锋利的“Z”字刻在海面,历史上未曾出现过,“丹娜丝”以史无前例的走位载入史册。
二次登陆点预测:
基于副热带高压西伸强度与引导气流博弈,登陆可能性如下(按概率排序):
温州瑞安、苍南、洞头、福建霞浦
登陆后,还会继续浪!
最新预报显示,登陆后台风将转向西偏南方向深入内陆,残余环流可能于10-12日重新进入广东,带来暴雨——一场横跨台、浙、闽、粤的“四省台风连环局”正在形成。
为什么这么浪?
1. 副热带高压的“操纵术”
初期副高东退,放任台风北跳;后期副高强势西伸,如无形巨手将其“扳回”西南方向。
2. 双台风互旋埋下变数
生成初期东侧扰动与其争夺主导气流,导致路径无主。
3. 地形摩擦与能量供给
台湾中央山脉削减弱其结构,但进入东海后28-30℃暖水助其维持强度。中等风切变抑制爆发增强,却使其更易受气流细微扰动。
台风天,减少户外活动,安全第一!
与您分享
点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