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口碑与票房悬殊的国产动画——
《落凡尘》
估计很多人都还没听过这部,它票房一直都没起来,再加上今天开始点映的庞然巨物《抓娃娃》,就更加显得不起眼了。
但与它票房的低迷完全相反的,是它当前的口碑,豆瓣开分7.7分,算是这个暑期档目前评分最高的国产影片。
我能理解一部分观众对他的观影壁垒,因为他的建模确实太丑了,网红脸,前半段的整体画风很像那种劣质网游风了。但我估计这应该是预算的关系,因为片子里的重场戏视觉都做得很不错,难看的都是一些剧情走线的叙事画面,看得出来应该是把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我也能理解豆瓣一些低分,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有感觉,这部片的逻辑有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感觉,世界观和神话的设定到底是什么样的,编剧完全回避了;人物战斗力也忽高忽低;很多强行的设定都是空降,都没有解释,爱较真逻辑的观众会看得特别难受。
但我还是非常推荐大家去影院看看,因为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在中国动画电影里,看到这么完整且创新的故事了。
《落凡尘》在这种已经被中国动画写烂了的神话框架里,做出了大量新的东西。
比如他的基础设定,男主是织女之子——武器是织女的金线——线带上针可以打斗和杀人,但同时也可以用来缝合——对应故事的两面,恨和爱,杀人和救人。
他也一点都不讲爱情,织女的故事只作为一个背景,电影从这段传说里从没人关注过的织女的两个孩子讲起——哥哥金风和妹妹玉露。
哥哥金风被上神带上天,走的神道,从小被灌输母亲有罪的观念,他要成神为母亲“赎罪”;而留在地上的妹妹玉露,在人间长大,走的人道,从小被告知母亲回到了天上,她要上天去寻母。
然后再靠这些个设定,带出了主题——成魔,成神,成人,其实都在一念之间,故事的母题就成了另一种“你想活出怎么的人生”。
这是片子我最喜欢的地方,没有什么复杂的隐喻和多势力的对抗,就是干净也单纯地讲好背负了复杂身世的一对兄妹的人生选择。
在一众神话 IP 的动画电影里,这部独树一帜,并且人味很重。
正文
我猜测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最先定下来的应该是男主金风的武器——他母亲织女给他留下的金线,因为线这个概念被编剧用到了各个方面。
最直观的是视觉上——
金风下凡后,有一段粗略概括他和玉露抓捕星宿的故事画面,这段故事以一幅长卷的方式展开,在长卷上把金风、玉露、星日马等人和星宿的行动用刺绣和皮影戏的表演技法呈现,而长卷刚好又与皮影表演时的“布”结合,而布上的图,都是用线刺出来的。
还有织女下凡和织女之死的一段,导演用金线在其中穿梭织出了这一段故事,织女战斗将死时头发瞬间变白,纺线顺着发丝疯涨,形成这段故事画面的载体,非常美,极尽凄惋又极其浪漫。
打斗更是处处强调“织”和“线”,除了男主自己所有的打斗都用线完成之外,最后最耗经费的大战,四象大战战神这种复杂的场面同样同样用金线去勾勒,灵动神秘又省钱,还能与主题密切结合,是非常有创意的想法。
再一个就是它的表达上,线在里面不再是杀人的工具,而是一种缝合的工具。
故事里反派的目的非常“宏大”——战神因为失去了凡人的信仰和崇敬导致他在神界的地位一落千丈,所以他试图重新界定凡人的地位,用星宿图撕开天幕,让神界与人界分离;而织女为避免人界分离后生灵涂炭,誓死守卫星宿图。这一任务也在电影里被织女的子女继承。
于是这对兄妹手里的金线就不再是武器,而是弥合人和神之间距离的针线,他们和当年的母亲一样,最终站在了“人”这一边。
这是我们神话题材里久违的“人”的气息。
动画领域里,神话更多被用来作为一种“新编”的工具,而这种“新”无非是重新定义神的善恶,比如《新神榜:杨戬》里,玉鼎真人就被写成了幕后黑手;《姜子牙》里,真正的反派是元始天尊及其更上的师祖。接着再用神去隐喻人,神界去隐喻人间,但神本身指向的就是一种宏大,缺失了“人”这一环,在宏大的掩饰下,这些隐喻也变得虚无。
神的悲悯众生并非看到了人间疾苦,只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使命,而即便是牺牲自我和拯救众生,也只是这种使命下的必然,众生的存在只是决定了他们拥有高高在上的地位。
我不好说这些创作习惯是好是坏,因为每一种变化势必受限于时代、思想、需求、以及政治,但在这部《落凡尘》里,我看到了它不一样的一面。
他有无数次走向政治隐喻的机会,但电影统统避开不谈,它抛开这些宏大和虚无,要讲的东西非常纯粹,就是织女之子——一个半神半人少年的人生选择。
金风下凡收服星宿,集齐星宿图,完成上神的任务,这是他的成神路;
他在这个过程见识到了人间的多样情感,与妹妹玉露在人间相逢,这是他的成人路;
但在看到师傅战神的阴谋之后,战神蛊惑他一同撕开天幕,重组神界与人界的规则,他面临的又是成魔的诱惑。
少年的三重选择构成了片子的主题,而答案电影早就告诉过我们。
他收服星宿,目的是为母亲赎罪;即便是最终选择了被封神,他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进入神才能进入的问心池去看自己童年时关于母亲和家人的回忆。
他一直都没有神的野心,一直驱使他的是人的情感。
剧情链上的每一环始终紧扣的都是金风个人的情感,而情感一早就在战神的口中言明,那是凡人的法术。
当把情感和凡人建立好联系之后,接下来金风在凡间的这一趟路程,就变成了他找到自我情感的成人路。
比如他与妹妹的相遇,在妹妹寻找母亲的故事里重新思考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在为了妹妹偷东西的窃贼身上、在七古镇和村子里找到了人间更多更复杂的情感。
就连画面上,神界与人界都形成了两个极端,前者的风格极简,突出清冷、等级和规则;而后者处处热闹非凡、生机勃勃,火锅、夜市、表演,即便是星宿大闹火锅城,电影都没有着重去拍凡人的恐惧,凡人并非弱小无能,人间是比神界更让人向往的地方。
织女的故事里被忽略的织女与凡人的关联,在金风的故事里补足了。
所以在他发现母亲并非是触犯天条的罪人,这只是战神在将母亲打落凡尘后散布的一个谎言之后,他才能理解为什么母亲会为了避免凡间的生灵涂炭而与战神抗争。
在战神撕破天幕后,金风牺牲自己用心弦去补天也并非是在讲“神对凡人的救赎”这种神高高在上的使命,他用在凡间找到的情感去重走母亲的路,帮助凡人,为曾经的自己赎罪,这本质上就指向了凡人一方。
而且金风补天的法术也并非是想象中的仙法,他法力的输出非常明确,是纺织所用的金线,当天幕被撕开,他补天的工具也是织女的金梭这样凡间的劳动工具,对星宿图和天幕的缝补也是化用的织布这样的劳动手法。
即便是最终他的牺牲,我们去代入的视角也是妹妹玉露眼看着哥哥在自己面前消失的视角,我们共情于玉露一生在寻找亲人却看着亲人死去的心痛,共情于她那句“只想要一家人能一起吃饭”的无法实现。
这些都是片子始终在强调的凡人的情感,它构成了片子整体尤其是高潮的表达,也正是这种延续到片外的感情,让我看完后在感性的基础上讲出了那句话——
我挺希望这片子能成为暑期档黑马的。
音乐/
配图/《落凡尘》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