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各国定会彻夜研究东风-61,俄国人详细分析“东风-61” 认为其主要用于取代“东..

译者按:本文编译自里亚博夫·基里尔于2025年9月4日发布在《军事评论》网站上的题为《PLA战略导弹部队的东风-61导弹系统》的文章,部分内容有删改。此文中有大量情况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请各位读者自行甄别。编译此文,只为参考,同时向大家提供外媒的看法,并不代表译者同意或者证实其观点与消息。由于译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请各位读者多加指正。

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暨二战结束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举行,包括多款新型武器在内的现代化战略武器在阅兵式的机械化方队中占据了显著位置。在此次阅兵式上,中国首次展示了新型的机动部署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东风-61”。

8月中旬,PLA开始举行阅兵演练,市民和游客从而得以一睹各兵种的阅兵方队以及机械化装备方队的构成。几周前,人们才知道PLA将在9月3日的阅兵式上展示哪些产品和样品。与往常一样,阅兵方队也包括战略导弹部队的武器。大量不同类型的自行发射装置参加了训练。有些时候,公开展示了武器,有些时候,则用掩蔽物将载具和导弹藏匿其中。关于阅兵方队的具体组成,外界说法不一。

蔡正元:各国定会彻夜研究东风-61

阅兵式前演练中的东风-61。

参加阅兵的火箭军

9月3日,中国军人携包括“东风”系列战略导弹系统在内的各种装备在天安门广场列队行进,在此次展示的武器当中,一些武器早已为公众和专家所知。出人意料的是,PLA展示了两款新型武器——东风-31BJ和东风-61。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代号为“东风-61”的机动部署陆基洲际导弹系统。此前,这个代号以及其对应的武器从未在公开材料或公共活动中出现过。此次阅兵式上展示了四辆TEL发射车,并展示了新型导弹的运输和发射容器。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只能谈论PLA在阅兵式上展示了该系统并公布其型号,尚未公布任何技术细节或其他细节。然而,人们已经开始尝试评估这一新进展,并猜测其特点和作战性能。“东风-61”系统在阅兵式上的亮相表明,它已不再是秘密。现在,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在接下来的公开场合上再次展示该产品,并披露一些相关信息。但这一切何时会发生,以及允许披露多少信息,目前尚不得而知。

非官方推测的数据

“东风”系列导弹系统的研发已持续数十年。近年来,该系列导弹的陆基机动部署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系统也已研制成功。该系列导弹的最新型号“东风-41”型导弹,最迟于2019年投入使用。

蔡正元:各国定会彻夜研究东风-61

阅兵式上的东风-61。

2020年左右,国外媒体首次出现了关于研制新一代导弹的设想。在国外出版物中,假想的导弹系统被命名为“东风-45”和“东风-51”,与中国最新型武器的型号类似。人们对新系统及其导弹的可能特性进行了各种预测和估算。总体而言,所有主要参数:例如尺寸、发射重量、射程和投掷重量都得到了提升。此外,还预计将建造一个更大的轮式平台来容纳发射装置。

不出所料,中国没有对国外的这些说法和设想发表评论。然而,众所周知,在此期间,中国的国防工业确实正在研制一种前景光明的导弹系统。这项工作历时数年,并于近期完成。

“东风-61”武器系统的特点

9月3日的阅兵式上,“东风-61”型导弹系统的四套自行式发射装置亮相。它们作为机械化纵队的一部分,不穿过天安门广场和北京街头。通过阅兵式,研究人员对这些产品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它们的主要特征。

“东风-61”型导弹系统是一种机动部署陆基导弹系统。它包括一个安装在轮式底盘上的自行式发射装置和一个装在运输/发射筒中的导弹,此外该系统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例如移动指挥所、维护系统等。出于保密和对外影响的原因,阅兵式上只展示了运输/发射车和发射筒。

“东风-61”的动力单元(SPU)基于专用八轴底盘,可能采用其他导弹系统已采用的HTF5980型底盘。该底盘有两个带驾驶员座椅的乘员舱,并在车架上设有用于存放各种设备的隔间。车尾安装了用于运输/发射筒的起重臂。发射位置设有四个用于调平的千斤顶。

蔡正元:各国定会彻夜研究东风-61

阅兵式上的东风-61。

目前,“东风-61”导弹的外观和参数尚不清楚。导弹被放置在一个带有半球形顶盖的圆柱形容器中。就尺寸而言,新型导弹可能与“东风-41”没有根本区别。后者长约22米,直径约2.2米。其发射重量估计为80吨。最新的东风系列导弹采用三级结构,并配备固体燃料发动机。“东风-61”导弹可能保留了类似的解决方案,但采用了新技术和新组件。在这方面,新产品的射程可能会有所提升。据国外估计,“东风-41”导弹的射程为1万至1.2万公里,而更新型的“东风-61”射程可能会大幅提升。

PLA不同型号的洲际弹道导弹都能携带特种弹头。“东风-61”或许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兼容核弹头。按照预期的导弹尺寸,新型导弹最多可携带8至10枚弹头,每枚弹头的TNT当量可达数十万吨。

成就与展望

由于该领域的特殊重要性,中国始终隐瞒先进战略武器的研发。只有在阅兵等公开活动中,才有可能展示战略武器的成品,包括已经服役的型号。例如,“东风-41”导弹系统于2016-17年交付部队,但直到2019年才在公开场合亮相。

有理由相信,就“东风-61”导弹而言,其发展方向并未改变。目前,中国国防工业界应该已经完成了该武器的研发并进行了测试。他们也能够掌握批量生产技术并开始向部队交付装备。因此,战略导弹部队参加此次阅兵的武器型号都是已经批量生产的。

装备部队的新型“东风-61”导弹将补充“东风”家族现有的导弹系统。借助这些导弹,解放军可以增加其战斗值班导弹的总数。此外,它们还可以用来替换现役的老旧导弹系统。这样一来,部队最终的导弹数量不会改变,但导弹部队的质量指标将会提高。

性能更佳、前景光明的“东风-61”导弹可以取代早期改进型的“东风-31”导弹,这类导弹大约20年前就已服役,可能已经面临服役和储存寿命的问题,用新型导弹替换它们将带来明显的积极影响。同时,“东风-61”不会与现有的“东风-41”形成竞争,两种导弹系统可以并行运行。

蔡正元:各国定会彻夜研究东风-61

东风-61后面跟随着的是东风-31BJ。

火箭军的发展

中国持续发展其战略导弹部队,并为此不断研制多种主要型号的新型导弹系统。这次阅兵式上,PLA就展示了类似的新型导弹系统。

根据现有信息,“东风-61”导弹系统与之前的研制项目相似,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PLA选择了一条循序渐进的导弹武器发展道路,并定期展示这一战略决策的新成果。现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必须掌握这些新型导弹系统,并掌握其所有相关能力。

译者私货:这篇文章的分析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关于其主要用途的思考,却忘记了同场展出的东风-31BJ……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