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评·第328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本周,海信电视迎来了年代大剧《足迹》。
该剧以上海法租界一幢百年老洋房为核心叙事空间,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90年代,与这幢洋房息息相关的人和事。
▼点击图片 · 投屏观看▼
作为一部年代剧,《足迹》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场景,考究历史的服化道,重磅演员的加盟,金牌编剧打造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这部剧深刻传递出中国人积极向上、奋斗拼搏的精神气质。
可以说,《足迹》的影像里既有过去时代中值得被铭记的点点滴滴,也有今天我们依然坚守、仍需传承的价值内核。
救人救国,匹夫有责
上世纪30年代,与这幢老洋房发生联系最密切的是一位女性,她名叫林斯允(林允 饰)。
林斯允留学德国四年,学成归国回到上海,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此时的上海滩动荡不安,战争一触即发,林家也落魄了。面对去世的爸、欠债的哥、无能的妈、不忠的未婚夫,这位接受过新思想教育的女性,毅然思考怎样将所学知识奉献给脚下的这片土地。
▼点击图片 · 投屏观看▼
“在德国学妇产科专业,学了四年,国家出钱培养我,我是要报效国家的。”
身处乱世漩涡中的林斯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她将报效国家视为使命,一切行动围绕着这条主线开展:先是奋力将老洋房改建成了一所妇产科医院,救助乱世中待生产的孕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随着日军侵华加剧,再加上律师程敖(丞磊 饰)所带来的影响,林斯允深刻地意识到,相比在妇产科医院帮助后方人员,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的将士更需要医生。她发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不能坐视不管”的呼声,转身奔赴前线,救死扶伤,为救危难中的中国尽一份力。
林斯允的故事,不仅呈现了医者的仁心,更是青年爱国担当的写照,是炮火中万千中国人奋起救国的缩影。
今天我们身处和平的国家,过着安宁的生活,回看林斯允的所作所为,不仅要学习她不惧牺牲的爱国精神,更要领悟她“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般对准目标,奋勇向前的专注与坚定。
信仰如炬,奋斗不止
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此时的老洋房也在时代洪流中转变为一家服装工厂。而易弋(童谣 饰)和文朴(刘奕君 饰)就在此书写着他们的人生足迹。
易弋是名服装设计师。丈夫离世后,她又因时代风云巨变屡屡失业,怀揣着梦想却难以找寻到职业方向,承受着沉重的压力。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坚守理想,坚持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下去。
她遇到的文部长文朴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他坚守信仰,深觉“我们为之流血牺牲,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一个人都有生而为人的尊严,这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在俩人的交往中,易弋逐渐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她不再怀疑和犹豫,而是坚定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直面生活中的挑战,勇敢实现理想,重拾职业成就感和生活热情。文部长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更坚定的革命者,投身于新中国的发展中。两人彼此影响,谱写着一段佳话。
他们的故事虽不似林斯允那般壮烈,却同样告诉我们:唯有独立坚定、勇敢奋斗,才可能收获幸福。
喜迎改革,乘风破浪
时髦的发型、色彩鲜艳的衣服、夸张的配饰……是90年代初期时尚弄潮儿的标配,主打一个洋气飒爽。
《足迹》中成长于这个时代中的叶希宁(王鹤润 饰)和向北川(杨玏 饰)也是如此。
叶希宁是个热情开朗、积极上进的女孩,在被同事陷害失业后,她乘着改革的春风,一头扎进“下海”的浪潮中,折腾着,忙活着,信奉“只要我们努力拼搏,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她的男朋友向北川也同样笃定前行。
两人住在由老洋房改造的商住两用房中,以刚煮好的泡面代酒,相约要如两只海燕般,在时代浪潮中展翅翱翔。
此时“下海”,大家一没经验、二没资金,凭的是满腔热血的野蛮向前,靠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所幸,这两人在拼搏奋斗中,收获着果实和喜悦,赢得了如意的回报。
(截图自《足迹》预告片)
观看《足迹》中处于三个特定时代、与老洋房命运交织的人物,不难发现他们身上共有的品质,可以概括为,积极奋进有担当,独立向上有信仰,勇敢拼搏有向往。
希望观众能跟随《足迹》的镜头,感受剧中人物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见证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艰难历程,从而激发我们血脉中那股不屈的精神力量。
这个周末,跟着《足迹》,品味前辈们的故事,寻回对生活的热情、对理想的坚守、对未来的向往吧。
▼点击图片 · 投屏观看▼
(文中图片源自合作方爱奇艺、豆瓣、网络、海信电视截图,部分文字素材源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号)
亲爱的友友们
微信扫一扫
即可加入【官方粉丝群】
精彩【聚·评】等你看,
不定期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