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假爱国”风波3年后 吴京身上那些被放大的真相和误解
编辑|王恨泠
“你说错了 大家喷的不是假爱国 喷的是某些影响力夸大宣传 导致老百姓对国际形势和环境误判 而在国外遭受非人一般伤害 你这是偷换概念 但凡客观一点说在外不比在家 国人要时刻低调 保护自己避免伤害 舆论不会这么波涛汹涌。”
这句话 看到的那一刻 真的有点愣住了
说到底 这两年围绕吴京的争议 其实都是这句话的变体
不是谁不爱国 是大家再也不愿被愚弄了而已
大家嘴里说的“假爱国” 到底是啥 这个事情 讲真 有点复杂…
票房神话到“血包”翻车 谁能想到呢?
如果要说“人设崩塌” 这词放到吴京身上 真的有点魔幻
16年前 他还是在北京50平米小屋里练功的北漂小伙
转眼间 就变成了华语电影百亿票房的顶流
《战狼2》那年全国都在喊“犯我中华者 虽远必诛”
谁不是热血沸腾 觉得吴京就是那种活脱脱的硬汉
可你看啊 票房神话后面 是什么
是他今年新片《再见坏蛋》上映6天 票房只有26万
这个数字都不够剧组员工吃几天盒饭的
就这 还被网友贴上“烂片血包”标签
以前的“票房收割机”
现在反倒成了笑柄
真的是 这落差 绝了
再说他公司那几千万的投资 全部打水漂
《镖人》女主出事 眼看就要换脸赔钱
一场风波牵连一堆人 李连杰 王宝强 谢霆锋 统统被拉下水
投资方开始重新评估“吴京系”风险
谁都不敢再说“跟着吴京稳赚不赔”了
行业里的人看着都唏嘘
可有谁记得 吴京以前也曾瘫痪过 靠双拐走路
那会没人搭理 也没人喷
“假爱国”风口上的人设反噬
有人说 吴京这一切都是活该
“他孩子就是美国国籍!”
“用苹果手机还接国产代言 这不打脸吗?”
“拍了几部主旋律就开始割韭菜了。”
这些声音 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轮回一次
但你想过没有
真的是因为手机品牌和孩子国籍吗
还是因为大家被生活里的失望堆积太久 太需要一个“出气筒”
你看 2023年缅甸电诈案爆发
有网友直接在他微博底下问
“中国护照在缅甸顶用不?”
“先把王星就回来吧。”
这会让人想问一句
一个演员能决定现实外交吗
可网络环境就是这样
只要你带着“爱国”光环 只要有一点瑕疵
那就等着被推到风口浪尖
拍戏受伤没人疼
可手指破皮的小鲜肉 却能让粉圈哭天喊地
这个反差真的太真实了
其实谁都没说自己不爱国 只是再不愿被愚弄
有一句热评 特别扎心
“老百姓没有不爱国的 只是再不愿被愚弄!”
说实话
谁不希望中国越来越好
可大家更怕的 是被情绪操控
以前看战狼系列 觉得热血
现在回头想想
为啥要把复杂的国际关系简化成一句口号
为啥总是营销“我们无所不能”的幻觉
现实一点吧
在外就是在外
需要低调 需要保护自己
不是拍了几部主旋律电影就能无敌于天下
这几年
吴京其实也有转型想法
成立动作班 培养新人
在事故后还自嘲“护具比动作还传承得快”
但网友们的滤镜碎了 就很难再拼起来
有些人说
“他有关的从来不看 偶尔看到广告也怪怪的。”
这话听着挺刻薄
但其实也是真情流露
时代变了 观众也变了
割韭菜的套路用多了 迟早会反噬
人设崩塌的背后 是行业和人性的镜像
“我家满清贵族 北京有个邮局 以前那片地都是我家的 凭什么不还给我们。。。”
哈哈 这段评论看似调侃 其实是一种无力
对“身份标签”的反感 对被割韭菜套路的警觉
吴京从“硬汉”到“争议人物”
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是整个娱乐圈的生态变了
观众的耐心有限
主旋律不能当护身符
真正的爱国 不是靠喊口号
不是靠标签
是靠细水长流的行动
你说吴京“假爱国”
可08年汶川地震 他跟李连杰一起下灾区
日夜奔波不睡觉
拍戏受伤没人心疼
却有人天天拿他孩子国籍说事
这事想明白了 就没那么憋屈
结尾
有时候真想问一句
“到底是谁不让咱们好好说话了”
吴京不是神 观众也不是傻子
人设会塌 票房会冷
但生活还得继续
咱们也许再不会为一句口号热血沸腾
但至少可以选择更清醒地看待这个世界
你觉得呢
“假爱国” 这顶帽子
该不该一直扣在一个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