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部分信托公司把本该标着 "R5 麻辣火锅" 的高风险资金池产品,换上 "R2 清汤锅底" 的标签,用 "组合管理类" 的漂亮包装一裹,就敢按低风险产品的收益推介 ,整体停兑后损失由“买者自负”。
来源丨信托圈内人
原标题丨从西贝预制菜事件,看信托公司资金池!(深度)
“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2025年9月,罗永浩在微博上的这番发言引发了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信托投资者正在为另一个版本的“预制菜”故事付出沉重代价——高风险资金池产品被包装成低风险理财,整体停兑。
消费者在餐厅支付现炒菜的价格却吃到预制菜时,他们会感到被欺骗。同样,当投资者购买看似低风险的信托产品,却实际持有高风险资金池资产时,这种被欺骗的感觉如出一辙。
抵制金融“预制菜”
西贝争议的核心在于“预制菜”与“现炒菜”的认知差异。我国相关标准规定,中央厨房配送、门店最终烹饪的菜品不能算是预制菜,但许多消费者认为非现场制作的就是预制菜。所以,贾国龙敢说:我们是中央厨房加工的餐品,100%不是预制菜。
信托行业也存在类似的“认知差异”。资金池产品被包装成“低风险组合管理类产品”/“TOT产品”卖给投资者,看似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实则可能底层资产不透明、期限错配严重。所以,部分信托公司敢大胆声明:我们是组合投资类/TOT类产品,从未发行资金池类产品。
就像餐厅后厨可能把预制菜加热后当现炒菜卖,某些信托公司也把高风险资产包装成低风险产品出售。消费者为虚假的“锅气”支付溢价,投资者为虚假的“稳健”承受风险。两者的本质都是通过信息不对称牟取超额利润。
预制菜本身没有错,但冒充现炒高价卖就有问题;高风险信托产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应当对应高收益,如果包装成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就是欺骗。两者的问题都在于隐瞒真相:消费者不知道吃进嘴里的是预制菜,投资者不知道资金投向了高风险底层资产。
西贝事件后,消费者愤怒表示:“如果知道是预制菜,根本不会花46元去吃一份加热包”。信托产品停兑后,投资者同样痛心:“如果知道真实风险,绝不会投入毕生积蓄”。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最终指向了知情权问题。投资者和消费者一样,在乎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知情权和定价公不公平。
罗永浩说:“不反对预制菜,反对的是隐瞒!餐饮企业用预制菜,要给消费者知情权,不能用预制菜冒充现做的新鲜菜肴。”
金融消费者和餐厅食客一样,需要的是透明的信息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投资者反对的不是高风险产品,而是反对隐瞒高风险。部分信托公司把本该标着 "R5 麻辣火锅" 的高风险资金池产品,换上 "R2 清汤锅底" 的标签,用 "组合管理类" 的漂亮包装一裹,就敢按低风险产品的收益推介。投资人捧着这碗 "金融麻辣烫"吃得满头大汗,还以为在喝养生粥,毕竟合同上明晃晃写着 "稳健型",谁能想到碗底沉着一堆 "风险资产" 的花椒呢。直到最后整体停兑,损失“买者自负”。
更让人气愤的是,投资人冒着吃坏肚子的风险,却只能拿到 "白粥配咸菜" 的收益。就像你花三百块点了道 "现杀活鱼",结果上来的是冷冻鱼块,店家还振振有词:都是蛋白质嘛,口感不同而已,吃了不会死人,顶多拉肚子。
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高调宣布起诉罗永浩,却在直播镜头前被当场揭穿,所谓的“现炒”菜品实为冷冻预制菜包简单加热而成。这与部分信托公司的操作如出一辙:宣传中的“稳健理财”,实则是投向不明、风险隐匿的资金池项目,暴雷后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全是违规操作。
西贝后厨的操作简单到令人惊讶:冷冻预制包拆袋、加热、装盘。信托资金池的操作同样遵循标准化流程:滚动发行、期限错配、混同运作。
餐饮中央厨房批量生产预制菜,分发到各个门店;信托公司设立资金池,统一运作不同产品的资金。西贝的酸菜炒粉来自标准化料包,信托产品的所谓“多样化投资”实则为单一资金池的再包装。
两个行业都采取了相似的应对策略:当消费者质疑时,西贝宣称“除馒头外均为现场制作”;当投资者追问资金去向时,信托公司则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披露细节。
更令人震惊的是,出现市场舆情时,两者都采取的强硬的手段。作为消费者的罗永浩一句“预制菜”吐槽,西贝的贾国龙连说三个“一定”起诉,公布消费者罗永浩的消费记录,称消费者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信托公司整体停兑后,投资人立马被上报为“五失人员”,经常被陌生电话问候,合理的沟通被说成闹事、非法聚集,更有甚者还有寻衅滋事。
萨莉亚作为“预制菜之王”却几乎没人骂,核心在于其通过极致性价比和透明化运营构建了独特的消费信任体系。
萨莉亚人均消费仅30元,70%菜品定价在20元以下。它公开承认预制模式,后厨无菜刀和厨师,9分钟可上齐15道菜。这种坦诚态度反而赢得消费者信任。
信托业能否学学萨莉亚?明明白白告诉投资者产品真实情况,合理定价风险收益。而不是把高风险产品包装成低风险,投资人风险与收益完全不匹配。
食客不介意吃预制菜,但介意花现炒的钱吃预制菜;投资人也能接受风险,但不能容忍拿着低收益去承担高风险。
金融消费和外出就餐本质上没区别:前者花钱买收益,后者花钱买美味,核心都是 "一分价钱一分货" 的契约精神。下次再看到 "稳健高收益" 的理财产品,不妨多问一句:"这到底是现做的还是预制的?食材来源能给看看不?"
☆ 信托圈内人 ☆
信任一旦崩塌,重建将异常艰难。两个行业都在为过去的不透明付出代价:餐饮企业面临客流量下降的困境,信托公司遭遇自然人投资者大面积WQ和流失的挑战。诚信缺失的代价,最终由整个行业共同承担。
预制菜与资金池的双重奏提醒我们:无论什么行业,诚信透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欺骗可能带来短期利益,但只有真实才能赢得长久信任。
免责说明:
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内容属于原作者所有,内容中的任何产品、观点与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