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热浪来袭
你选择
“特种兵式避暑”
还是“宅家纳凉”?
除了防晒防暑
有个健康细节可能被你忽视
高温带来的脱水
已经让有个器官——肾脏
默默发出SOS
讲真
烈日下口渴难耐、汗如雨下
别以为忍忍就过了
当高温遇上脱水
肾脏将发出强烈“抗议”
高温作业后未及时补水
男子确诊急性肾损伤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接诊了一位35岁的建筑工人张师傅(化名)。
他因连续高温作业未及时补水,被送来时已出现少尿、恶心等症状,最终确诊为急性肾损伤。
这个案例绝非孤例
每年夏季,东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都会接诊不少因高温脱水导致肾功能损伤的患者,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发展为需要透析治疗。
图为AI生成
为何看似普通的脱水
竟能对肾脏
造成如此致命的打击?
脱水为何会损害肾功能?
肾脏是...的精密过滤工厂
通过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清除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
但在脱水状态下
这套精妙系统开始崩溃
肾脏是怎样一步步“绷不住”的
当...水分流失超过摄入时,血液容量减少,血压开始下降。
为应对这种危机,肾脏启动“节水模式”,减少尿液生成,同时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激素收缩外周血管。
这种代偿机制短期内能维持心脑供血,却使肾脏自身陷入缺血状态。
脱水导致尿液浓缩,其中代谢废物和矿物质浓度飙升。这为肾小管内晶体形成创造条件,大幅增加肾结石风险。
结石一旦阻塞尿路,将引发肾后性梗阻,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急性肾损伤是脱水最严重的肾脏并发症。当体液丢失达体重2%时,...出现口渴;达4%-6%时,头痛、头晕、尿量减少相继出现;超过8%则可能陷入昏迷。
图为AI生成
哪些人更需警惕脱水性肾损伤?
高危人群的共同特点是在高温“暴击”下,水分调节能力受限或水分需求增加,将肾脏推向肾损伤边缘。
①户外工作者
建筑工人、农民、快递员等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往往因工作性质忽视补水。
图为AI生成
②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口渴感减退,肾脏浓缩功能下降,更易脱水。
③慢性病患者
肾病患者肾脏储备功能差,轻微脱水即可诱发急性肾损伤;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本身增加尿液排泄;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利尿剂会加速水分丢失。
④运动爱好者
马拉松、足球等耐力运动中,每小时汗液丢失可达1-1.5升,未及时补水易出现急性肾损伤。
脱水性肾损伤有哪些信号?
脱水性肾损伤早期症状
常被忽视或误认为普通中暑
以下症状
提示可能已发生肾功能损害
尿量变化
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少尿)或少于100毫升(无尿)是危险信号。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也值得警惕。
水 肿
尤其眼睑和下肢水肿,可能提示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全身症状
持续乏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反映尿毒症毒素堆积。
实验室指标
血肌酐较基线升高≥0.3mg/dl(>26.5umol/L)或血肌酐升高≥基础值的1.5倍,或尿检发现管型、蛋白尿,均提示急性肾损伤可能。
怎样守护好我们的肾脏?
预防脱水性肾损伤需要多管齐下:
①智能补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户外工作者每日基础水量(ml)=体重(kg)×30 活动时间(小时)×200。高温环境下每小时应补充200-300ml含电解质饮料。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低钠血症。
图为AI生成
②环境管理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避免直接日晒。使用湿毛巾降温或选择阴凉处休息。
③饮食调节
增加含水量高的果蔬(西瓜、黄瓜等),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它们促进利尿)。适量补充含钾(香蕉、菠菜)、钠(淡盐水)的食物。
④药物评估
咨询医生调整利尿剂、ACEI/ARB类降压药等可能影响肾灌注的药物剂量。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避免高血糖加重脱水。
⑤穿戴智能
选择透气、浅色衣物,佩戴宽檐帽。新型冷却背心等个人降温设备可降低核心体温。
图为AI生成
对于已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干预。轻度病例通过口服补液即可恢复;中重度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能需透析治疗。请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怎样守护好我们的肾脏?
最后
小红小楼来紧急辟谣了
❌不觉得渴就不用喝水?
当然不是!
事实是口渴感滞后于实际脱水,尤其老年人。应建立定时饮水习惯。
❌喝得越多越好?
平衡是关键!
过量饮水可能导致低钠血症,同样损害肾脏。
❌啤酒可以解渴?
不可以!
酒精代谢消耗水分,啤酒实际是脱水剂而非补水剂。
❌空调房不会脱水?
会!
空调降低空气湿度,加速隐性水分流失,室内工作者同样需要规律补水。
手中那杯水
不仅是为了解渴需要
更是守护肾脏的重要防线
对抗脱水性肾损伤
每一分钟、每一毫升水
都至关重要
供稿:肾内科 朱月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