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天九思原创第1021期
9月22日,央视等官媒详细报道,中国海军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看来福建舰国庆节正式服役在望。
世界奇迹——福建舰交装即交战斗力
8月初,央视《攻坚》栏目官宣福建舰完成电磁弹射起降,还特别强调:交装即交战斗力!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攻坚时刻!
9月12日央视报道,福建舰赴南海开展跨区试验训练,说明这是服役前的最后一次试验。
9月22日,央视等官媒详细报道,三型舰载机均在福建舰上完成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拦阻降落训练。
笔者在8月2日《》一文中作过分析,根据央视《海天雄鹰》——反映我军舰载机部队成长历程电视剧的介绍,我军舰载机训练是先在陆地机场模拟航母上起降,然后在航母上起降。根据舰载机飞行教官丁阳立功情况推断,中国海军舰载机陆地模拟航母上电磁弹射拦阻起降训练至少已进行了一年零7个月,只要舰载机在福建舰上电磁弹射成功起降,福建舰即可成军,并正式服役。
福建舰2022年6月下水,如果今年国庆节正式服役,正好3年零3个月,即同步形成战斗力。对比之下,美国福特号航母因为电磁弹射技术不成熟、患上“电力心脏病”,下水后8年零3个月才形成战斗力、开始实战部署,福建舰成军时间只有福特号航母的40%,这是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为什么?
中国电磁弹射领先美国至少十年
美国人早有预言,电磁弹射全世界只有美国能搞,中国人搞不了,因为中国没有核动力航母。没想到中国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发明了综合电力集成系统,一个发电机能同时发出交流和直流两种电,中国电磁弹射采用“中压直流 超级电容 锂电池”,推进系统全球第一家采用全电推进,能量利用效率高达90%远超美国的60%,领先美国至少十年。因为美国的是中压交流电磁弹射,靠4个100多吨的大飞轮储能,问题多多,特别是推进系统还是采用传统的机械传动轴推进,效率低下而且设备笨重,占用大量宝贵空间。美国福特号航母F-35C舰载机至今还因为电磁弹射输出能量不匹配,无法上舰。目前,中国福建舰是全球唯一能够电磁弹射起降五代机的航母!美国计划2030年才能列装中压直流电磁弹射。
为什么中美电磁弹射效率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以福特号为例,虽然每次电磁弹射大概只需33度电,但是其最大瞬时功率达到100兆瓦,这是福特号整个核动力系统的总功率,这么大功率用电会造成电网瘫痪。因此,弹射前必须先储能,而且能量必须按照需求精准调控。美国福特号航母采用13.5千伏的中压交流电磁弹射,这是传统的成熟技术,其技术路径为:
交流电 → 飞轮储能(机械能)→ 交流发电 → 交-交变频 → 交流电机 → 电磁弹射
可见,中间环节多,能量损耗大,系统复杂,电磁弹射能量输出调节复杂。
中国福建舰采用中压直流技术是马伟明发明的全新技术,其技术路径为:
直流储能 → 简单调控 → 直流电机 → 精确电磁弹射
中间环节少,简洁高效,电磁弹射能量输出调节简单高效,但是,技术难度极大。
中国正在开创电磁弹射技术革命
金一南将军讲,马伟明的贡献其实已经超过钱学森。原来中央是比照钱学森来宣传的,后来考虑到马院士的安全,所以低调宣传。钱学森是带领我们追赶,让我们的导弹技术、火箭技术追上西方发达国家、追上苏联。马伟明不是追赶,而是领先,电磁弹射领先、电磁枪领先、电磁炮领先、全电推进领先、航天电磁发射领先,正在带来一场电磁弹射技术革命,让我国的国防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大家想一想:军舰用上了全电推进系统——没有了笨重的机械传动轴,综合能效提高20%,一艘军舰动力系统能减小多大空间、减轻多大重量,一艘核潜艇能减小多大振动、降低多少噪音,战斗力会提升多少倍。
9.3阅兵首次展示了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说明096核潜艇已装备部队。因为一代核潜艇一代导弹,094核潜艇装备的是巨浪-2。而096核潜艇将是全球唯一一款采用全电推进技术的核潜艇,非常安静。
马伟明院士曾经预言,“电磁弹射技术10年内将取代传统的化学能技术”。现在,正在变成现实,连民用消防车都用上了消防电磁炮,中国两栖攻击舰——四川舰也用上了电磁弹射,其战力远超美国的两栖攻击舰。
2025年3月18日的《四川新闻联播》,星河动力已启动“谷神星二号”研发,采用电磁弹射技术,运载能力提升至3.5吨,该电磁弹射火箭将于2028年在资阳首飞。
公众号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