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激光武器亮相,转发收藏!九三阅兵装备,环时解读来了(上)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阅兵分列式环节,23个装备方队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首次公开亮相的装备占比高,展示我军体系作战能力。

新型“陆战之王”首次亮相 专家:火力更猛,防护更强、信息化水平更高!

“颜值”颇高,外形极具科幻感!行进在装备方队最前列的100坦克,作为我国的第四代坦克,设计理念与第三代坦克有所不同,从 “甲弹对抗”迈向信息化和火力打击相结合的“信火一体”。炮塔上的拦截弹可与安装在炮塔顶部的旋转式无人武器站搭配使用,用于拦截小型无人机。100式支援车的后部还携带有一架车载旋翼无人机。

三型轮式两栖战车集中亮相 专家:登陆之后可以以快制胜

由两栖轮式装甲突击车、步兵战车和自行榴弹炮组成的两栖战车突击方队,均采用8×8式底盘,可根据作战需求搭载不同口径的火炮和不同数量的载员,机动能力更强,具备快速行军的优势,更加有利于抢滩登陆之后迅速转向向敌纵深地区发起进攻。一旦执行登岛作战任务,可以迅速将优势兵力运往纵深地区,展现出我军登岛(陆)作战的强劲实力。

新一代空降战车家族首次亮相 专家:运-20空投,空降部队落地即成装甲部队

作为国产新型履带系列空降战车家族的优秀代表,受阅的新型履带多功能输送车、新型履带空降战车、新型履带自行榴弹炮车3型装备,满足大型军用运输机空运空投,能够远程空中投送、重装机动支援,是我军快速反应、纵深打击的“空降利刃”。

射程远、精度高、成本低 两型191远程箱式火箭炮集中亮相

军事专家表示,191远程箱式火箭炮集成了箱式发射和共架技术,可兼容发射不同口径制导火箭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对目标可实施精确打击,且弹药种类丰富,配备数字化火控,火力反应迅速,越野能力强,可灵活应对各种作战环境。如用于发射更大口径的火箭弹,打击距离可进一步提升,在战场上用火箭弹的成本取得弹道导弹的打击效果。

舰载防空武器成体系亮相 军事专家:破解饱和攻击,构建完善防护体系

首次亮相的舰载激光武器LY-1,可对敌方武器装备的光学传感器实现有效毁伤,真正改变海上作战规则;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能量单元,功率可以更大;可拦截海上无人装备的来袭,还可用于拦截反舰导弹;可有效避免开火时间差,真正实现“瞄准即锁定,开火即命中”,拦截精度非常高,单次拦截成本可以很低。

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组团”亮相 军事专家:射程远、速度快、毁伤强!

鹰击19、鹰击17、鹰击20高超声速导弹,采用不同构型,可部署在舰载机、水面舰艇、潜艇等多种平台,组合搭配使得当下主要的反舰导弹防御系统难以实现有效拦截,防不胜防。

鹰击19作为一款高超声速导弹,弹体下方有进气道,显示出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的特征,技术突破具有战略意义,有望极大压缩对手大型舰队的机动空间和干预能力,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利器。

水下装备首次亮相阅兵场 军事专家:可有效掐断敌方海上交通命脉,封锁敌军港码头

轻型鱼雷、助飞鱼雷、重型鱼雷和新型特种水雷这四型水下装备,既能打击敌方各型海上舰艇,还能有效执行海上封锁任务。速度快、射程远,作战方式灵活的助飞鱼雷,主要用于攻击核潜艇。新型水雷是高度智能化的“定时炸弹”,用于封锁敌方重要的海上交通线、战略通道或敌方军港码头,可有效掐断敌方海上交通命脉,将敌舰困在港口码头寸步难移。

反导重器首次亮相阅兵场 军事专家:我国成为全球为数不多拥有反导体系的国家

此次受阅的红旗-11、红旗-20、红旗-22A、红旗-9C、红旗-19、红旗-29六型装备均为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六型装备可实施远中近程防空抗击,多段多层反导拦截,成体系亮相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反导体系的国家。军事专家张学峰表示,此次我国多段多层反导拦截体系的首次集体亮相, “不仅仅是我国战略防御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样也是一种战略威慑手段的展示,拥有完善的反导手段,就能够大幅度的遏制敌方的战略打击能力,意义非常重大。”

反无人机装备以独立方队亮相阅兵场 军事专家:中国新型反无技术走在世界前沿

此次受阅的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既能软杀伤又能硬摧毁,是反制无人机的强大铁三角。军事专家张学峰表示,此次阅兵中展示的三种类型的反无作战装备等成体系建设,综合运用可大幅提升反无效率,而定向能反无装备的亮相,也表明中国的新型反无技术走在世界前沿。

陆上无人装备亮相阅兵场 军事专家:可为登陆和城市作战提供超强助攻

陆上无人作战方队由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无人战车组成,具备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编组的优势,实现陆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新突破,展现现代陆战中无人作战的新形态,描绘出未来战场无人装备为班组作战单元赋能的场景。

军事专家王云飞表示,通常而言,在岸滩登陆战以及城市战时,传统有人作战模式面临较大的伤亡风险,但如果使用陆上无人装备,就能提供超强助攻。

环球时报-环球网 报道 记者 樊巍 曹思琦

审核 | 周扬

编辑 | 王晓娇

校对 | 郝珺石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环球时报 (微信公众号ID:hqsbwx)

舰载激光武器亮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