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
酒局少不了,也停不了
然而,也正在这阶段
因“头孢配酒,说走就走”的
伤亡事件也开始增多
“医生!医生!快,快,快……”几天前,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市中医院抢救室门口搀扶进来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只见他面色苍白,手捂着胸口,一直气喘、干呕,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酒味。
一检查,这位老伯血压60/40mmHg(正常值为90-140/60-90mmHg),心率130次/分(正常值为60-100次/分)。陪同家属焦急地问医生:“老头子平时身体都很健康的,怎么好好地吃着饭就这样了?”
接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患者病史,原来,老伯前一天感冒发热,在医院静脉输液,打了头孢类药物。当天中午战友聚会高兴,喝了点酒,就变成了这样……
医生判定:这是典型的“双硫仑样反应”,于是立即为老人给予对症补液治疗,很快,患者症状减轻,回家观察了。文后有人民日报药酒同服提示。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使用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会导致...内的乙醛蓄积而引起中毒反应。可表现为面目潮红,眼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痛、心肌梗塞、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衰、肝损伤,甚至死亡。
据相关文献报道,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与饮酒可达99%密切相关,原因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是由于双硫仑竞争性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阻止乙醛转化为乙酸,导致乙醛迅速积聚在体内。乙醛会刺激体内的儿茶酚胺释放,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同时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和脂肪氧化能力,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因为这种作用,双硫仑曾被作为戒酒药物使用,也被称为“戒酒硫”。一些头孢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双硫仑相似,使用后饮酒也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很多朋友都知道,饮酒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但是许多人会混淆“饮酒后多久才可以服用头孢”和“使用头孢后多久可以饮酒”这两个问题。因此,我们探讨一下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乙醇(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乙醇只有2%-10%会通过汗液、尿液和呼吸道被排出体外,大部分的乙醇需要在肝脏被酶分解代谢。这个过程分为三步,分别是乙醇生成乙醛、乙醛生成乙酸,以及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乙醇代谢的主要限速步骤在前两步。
问题一:使用头孢类药物多久可以饮酒呢?
通常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被抑制的乙醛脱氢酶需要4-5天才能恢复,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普遍建议使用头孢类药物后至少等待7天才能饮酒。
问题二:饮酒后多久可以使用头孢类药物呢?
这个问题主要考虑...代谢完饮用的酒的时间。研究发现,健康成年人在1小时内最多可以代谢7克纯酒精。然而,...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成年男子一天只能代谢8瓶633毫升的啤酒。如果您在1小时内连续饮用3瓶啤酒,那么酒对身体的影响需要等待约9个小时才能完全消失。此外,酒精的代谢还要考虑其他问题,例如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存在个体差异、饮酒者的肝功能、体重等。
因此,一般来说,为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使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应该避免饮酒。如果必须饮酒,建议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后至少等待7天才饮酒,饮酒后至少等待3天才使用头孢类药物。
问题三:除了头孢类抗生素还有其他药物可以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吗?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头孢类抗菌药物:
包括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拉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等。不同头孢药物,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敏感程度也有所区别,如头孢哌酮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敏感程度较高;
硝基咪唑类药物:
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其他类抗菌药物:
如呋喃唑酮等;
磺胺类药物:
如新诺明等。
除了头孢,降糖药、降压药、感冒药、安眠药、肠胃炎药、抗过敏药、抗心绞痛药等都会和酒精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
-----
因此提醒各位,
亲朋好友聚会,
喝酒虽然能营造气氛,
但一定要谨记:
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以免乐极生悲。
最后奉上一组《人民日报》官微
归纳的“药+酒”同服危险提示
来源:人民日报等网络平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