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神兽回笼”的时候,但是渐渐地,家长开始烦恼了起来,因为部分孩子开始反复出现肚子疼、胃痛、恶心想吐等胃肠道症状,有的孩子还会头晕、头痛、心慌等。是真的生病了?还是想逃避上学?
妇幼健康科普
认识“开学综合症”
开学综合症指的是学童从长期假期状态转入开学状态时,对校园生活无所适从、难以适应新学期学习节奏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产生了紧张、焦虑、人际交往困难、升学压力等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唤醒。
主要症状
表现的症状包括:紧张、焦虑、情绪低落、上课走神、记忆力下降、失眠、乱发脾气、疲劳、头痛、肚子痛等不适症状。
引发因素
可能引发开学综合症的有——担心被批评,和同学关系不好亦或是家长老师对孩子期待太高,常用高标准成绩要求孩子等会给孩子带来不少精神压力的行为。
需要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出现“开学综合症”,不用过度紧张,应该保持平衡的心态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以免将自己的焦虑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加重孩子的焦虑,同时积极帮助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及生活习惯调整。
此外,有的孩子甚至一紧张焦虑就容易肚子疼、腹泻等,还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IBS)惹的祸。
认识“肠易激综合征”(IBS)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腹痛、胀气、便秘、腹泻,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检查后并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但是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性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现象。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肠与脑互动异常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
肠道功能与情绪的关系
肠-脑轴(The Gut-Brain Axis)是指存在于神经系统和肠道两者之间的双向联系,通过对免疫炎症和神经递质传递的调控,影响着这两个重要器官的功能。故情绪与肠道功能可以互相影响,其中一方有“脾气”,另一方都可以感知并有相应的反应。如家长常被孩子“气饱了”而吃不下饭。所以,当孩子情绪上感到有压力、不舒服时,往往容易形成肠易激综合征,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当孩子反复出现以上各种症状,在排除胃肠道、心脑血管等生理性原因或器质性病变后,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童保健科心理门诊进一步诊治。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减少争吵,多陪伴孩子度过温馨的亲子时光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开学前一段时间调节孩子的作息,逐步与学校作息一致,同时增加阅读、学习时长
●用鼓励代替批评:提出可实现的目标,并鼓励其进步,达到目标及时表扬
●调整饮食,适当补充益生菌:食物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科学补充益生菌
●及时就诊: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文字:于彤
编辑:周幸
审核:何慧
终审: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