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广州到罗浮山多少公里-【岭南第一名山】罗浮山

●●●

      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苏东坡曾在这里写下九百多年来一直让岭南人引以为豪的广告: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从此罗浮山闻名于世,甚至被列入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后汉书》中的《郡县志》,后人立注这样描写罗浮山:“博罗有罗山,以浮山自会稽来傅之,故名罗浮”。

      其实广东四大名山:鼎湖山、西樵山、丹霞山、罗浮山,在旅游并未成为大妈热宠的过去时我都分别到过。这番旧地重游,无论游人和景区都添了些许时代色彩。

      罗浮山距广州60公里,下班后一脚油就到了,盛夏从高楼森林的省会转到绿树林荫的罗浮山,下榻的山庄,露台的翠绿,心境的爽脆。入夜在泉声、蝉声齐奏,凉风渐送下酣畅甜梦,比苏轼人生十六赏心乐事之一的“午倦一方藤枕”有过之而无不及。

      山庄前的白莲湖,早晚成了博罗人累计步数的相约地。初更的晚上、晨曦的早上我相继在湖边绕行一圈,感受着不同的湖水、山野、宁静,清早才分辨出远山是飞云峰。

      一大早再绕到会仙桥,才看清“会仙桥”三字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于清宣统三年所书。

      绍圣元年留下一段令后人津津乐道的传说:苏东坡醉后闲游遇见一村姑,吟打油诗挑逗“寻幽探胜入罗浮,乘醉策杖觅归途。雨后山花香更美,村姑回眸胜仙姑。”村姑见其放肆便随口回敬:“东坡游罢过西湖,举杯邀月作狂徒。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得朝廷贬你无。”东坡顿时酒醒,知遇仙姑,待回头寻觅,突然倾盆大雨,为难之际,一老汉用拐杖助东坡渡回溪涧,后人据此纪念苏东坡与何仙姑、铁拐李相遇建了此会仙桥。

       过了会仙桥,依山傍湖的冲虚古观倒影湖中,此道观是1670年前江苏句容县人葛洪所创建,他大半生在此观修道讲学,著书立说,留下了《抱朴子》内外篇116卷、《肘后备急方》、《神仙传》、《集异传》、《金匮药方》等著作,八十一时岁吞服自炼九转金丹在罗浮山羽化成仙。

      冲虚古观建观较酥醪观、黄龙观、华首寺要早,不仅道教历史悠久,1945年,东江纵队司令部设在冲虚古观内,因而在现代革命斗争史上也添上光辉的一页。

      来此我顺道看看葛洪纪念馆和东江纵队纪念馆,葛洪的主要著作《抱朴子内外篇》,是道教史上一部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有多种方术的包罗万象的重要著作,是研究我国晋以前道教史不可缺少的资料。我稍留心看看,便感知葛洪知识渊博,分析非常精辟细致、善于辨论玄理,依我愚见远胜于司马迁和班固。

      史上道、佛、儒三家长期能在此繁衍共存,也是罕见的。历代名人墨客慕名而来;陆贾、谢灵运、李白、杜甫、李贺、刘禹锡、苏轼、杨万里、汤显祖、屈大均等仰慕罗浮、赞美罗浮,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近代到过罗浮山的名人也有;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陈济棠、蒋介石、周恩来。

      在幽深的密林里,一座普通、简陋的建筑被称为元帅楼。我上前细顾,原来先后有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徐向前、叶剑英七位元帅在此疗养度假,疗养时间最长是林彪。行出元帅楼,我在八角亭小坐,远眺林间白鹤,俯望溪中水影,蝉鸟林中混鸣,引出一段妙趣。

      一个夜深人静的月夜,林彪带着几个警卫员,来到洗药池畔,吟读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诗:“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洗药仙人去不返古池冷浸梅花月”诗句没有标点,警卫员怎么读也读不顺。林彪走上前,叫警卫打亮手电一看,发现这是五、七绝句。难怪文化水平不高的警卫员读不通此诗了。他叫警卫员按五、五、七、七字断句,警卫员就读顺了:“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洗药仙人去不返,古池冷浸梅花月。”警卫们都赞元帅博古通今。

      离开元帅楼后,正午骄阳如火伞高举,令我身无立影,午饭后爬飞来峰、蹲飞来石仰天长啸一番的兴致,被太阳吓退了。

      用长焦把远景飞石拉近,遥测高度、步级、体力,等下次气候清爽时再一显身手。

      午饭过后一群当地人,承借饭气结伴去登飞来峰,他们善意地再三鼓动我同攀,但饭后攻心,气温闷热,三小时的爬程让我割弃了,在飞来石上游人的众目睽睽下,我默默地去山脚寻找午餐美食!

更多精彩文章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

欢迎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