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难得地饰演了个花瓶
夸这片的人已经够多,坏话总得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要不跟人比,国产无烂片。
《记忆大师》的首周票房高达1.5亿,上映9天后达到2.5亿,成绩不可谓不喜人。不过,这可是中国票房。众所周知,我国只是全球票仓老二,北美才是老大。那么,它在北美表现如何呢?
说来你不信,它的首周票房仅21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44.7971万元。
为什么这么惨?
参考下美国人已经拍过的那些同类题材电影,不难得出答案。
随便举个例子好了,比如1990年,施瓦辛格、莎朗?斯通主演的《全面回忆》。
《全面回忆》又名《魔鬼总动员》《宇宙威龙》
在该片中,人类已经能够植入全新的记忆。对普通人来讲,这起码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可以实现虚拟旅游。比方说你想去火星,那么你大可不必亲自跑一趟那么辛苦,只需要接受相关记忆的植入手术即可。放心,那时的科技已经能够确保手术成本的低廉和植入记忆的真实。
手术成本低廉到什么程度呢?像男主那种矿工也负担得起。
植入的记忆又真实到什么程度呢?真实到跟你本人的真身去过全无差别。
(考虑到吃住行的种种糟心事,没准比你真身旅行的感觉更好。)
不仅如此,你还可以选择以何种身份去旅游。比方我们的矿工男主,就选择了他觉得很刺激的特工身份。然后,整个旅行故事也可任意定制,你甚至可以选择男女拍档的类型,从高矮胖瘦到性格性向无所不包……
男主在选女拍档类型
(光看这种设定,就足够撩人对不对?)
而我们的《记忆大师》呢,仅仅是可以删除或者恢复固有记忆而已。莫说不能植入新记忆,就连这种对旧记忆的删除也并不彻底,而且一旦恢复,还无法再行删除。
删除不彻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能删除细节!
比方说,片中的大反派杀了人,经过记忆删除后,他已经成功忘记具体是用什么凶器、怎么杀的,也不记得当时是害怕还是兴奋,但他仍然记得自己杀过人!
所以,你简直不知道做这种记忆手术有何意义。
难道凶手删除杀人记忆不是为了彻底摆脱过去,开始全新生活吗?而在所有细节都被忘掉的情况下,他又怎么方便去掩盖自己的罪行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更扯的是,如果一个人已经能够像凶手那样,怀揣杀人的罪恶还能神色如常地当警察办案,甚至指挥一帮人办案,内心强大如此,他还需要去删除哪门子的记忆?
与《全面回忆》设定相同的是,《记忆大师》中的手术成本也很低,低到随便一个想离婚的普通人都能去删掉过往甜蜜回忆的程度。
但吊诡的是,这么一项已经很成熟的、对社会人伦影响如此重大的手术,竟然被片中的警察嗤之以鼻。这合理吗?你一个警察,就算不信,是不是也早该去了解它?怎能如此无知呢?
,最后破案的,竟是个不信记忆手术的菜鸟警察(右)
此外,当黄渤报案说,他在做记忆恢复手术时,因为记忆被输错而导致他成为一桩凶杀案的目击者,警察,甚至黄渤本人,凭什么确信这不是他本人的记忆呢?要知道,由于血型相符才能做记忆恢复手术,错输记忆的事本就不该发生才对……
(关于记忆原理、手术对记忆的作用机制,很难说陈正道考虑得有多周全。毕竟他连手术细节也没展示。一个闪回加道光,手术就做完了。)
《记忆大师》并没有展示手术细节
以上剧情莫说出彩,光要自圆其说都够编导喝一壶的,而对美国人来说,首先这个大设定,就已经很无趣。因为无趣,后面的剧情,都是在瞎折腾。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光电影技术落后于人,就连剧情,也是在玩人家玩剩的边角料。
反观印度,从《阿育王》《三个傻瓜》到《幻影车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无论本土还是海外,都能收获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不能不让人深思。虽说题材有差,但起码人家剧本没什么大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