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城市的喧嚣掩盖了多少温暖的瞬间。人们为名利忙碌,最终却不惜而散。愿我们能在繁华中停下脚步,看到身边的人,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守护彼此的微笑与梦想。
言归正传,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有意思的汉字--“逊”。不知道您是否也对“逊”字了然于胸呢?
一、“逊”字读音
“逊”字正确读音为x?n,与常见字“训”字同音,《唐韻》里对逊字的注音为“蘇困切”,读作“巽”的音。
二、“逊”字本义
“逊”字造字本义:动词,晚辈对长辈敬礼谦让。
“逊”字,由“辵”和“孫”两部分组成,其中“辵”表示行走,而“孫”代表晚辈。金文时期,“逊”字的形态由“辵”和“孫”组成,形象地表达了晚辈在长辈面前的谦让行为,如让行。
金文异体字“愻”则加入了“心”字,强调了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心态。篆文时期,字形延续了金文字形,而隶书和楷书时期,字形进一步简化,但依然保留了“辵”和“孫”的基本结构。
“逊”字的引申义,从最初的晚辈对长辈的敬礼谦让,到后来的退让、让位,再到形容人谦卑、恭顺,以及表示有欠缺、差的等,都与谦让和不足有关。在古籍中,“逊”字常用来形容人的谦逊态度,如“逊言”、“逊行”等,都是以“逊”字为核心,衍生出的与谦让有关的形容词或动词。
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对“逊”字的解释如下:遁也。从辵孫聲。蘇困切。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逊”字的解读是:“逊”字的本义是指逃遁。字形由“辵”字部首和“孫”字组成,属于形声字。
他提到“遁也”,这句话说明“逊”字象征着逃避或退避的行为,反映了一种避让或退让的态度。
段玉裁进一步阐释说,“从辵孫聲”,意味着“逊”字的构成是“辵”字部首和“孫”字的声旁,其中“辵”字部首表示与行动有关,而“孫”字则提供了字的读音。
他还提到,“蘇困切”,这句话说明了“逊”字在古代音韵学中的分类和发音特点。
四、含义用法
①“逊”字,在《说文解字》中,“逊”字被解释为“遁也”,意味着逃避或退让。这个字的本义与退避、谦让有关,体现了一种谦逊、不争的态度。例如,在《书?微子》中提到“吾家耄逊于荒”,这里的“逊”就是指逃避的意思。
②“逊”字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谦让的行为。例如,在《三国演义》中,“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这里的“逊”就是指退让的意思。
③“逊”字还可以指代不及、次于的意思。在《汉典》中,“逊”字的详细解释包括了“次,差,不及”,并且列举了如“逊色”(次等的颜色)、“逊位”(退位让贤)等词汇,这些都是用来描述事物的等级或比较。
④“逊”字在现代汉语中,除了用来描述谦让或不及的意思外,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如“逊让”(谦让)、“逊顺”(恭顺)等。
本文小结
"逊"字读作x?n,其本义为退避、退让,后引申为谦逊、谦恭之意。在用法上,常用于表达个人或团体在能力、地位等方面的自我谦抑,如“谦逊有礼”、“稍逊一筹”。
学习更多汉字知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