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半钱是多少分-中药计量方法和古方剂量书写方法

半钱是多少分

计量方法

01 唐代以前

汉制古秤,以黍、铢、分、两、斤为计量单位。晋至唐代明确了10黍为1铢;6铢为1分;4分为1两;16两为1斤。

02 新中国成立前

逐步确立了斤、两、钱、分、厘、毫的计量方法。1厘为10毫;1分为10厘;1钱为10分;1两为10钱;1市斤为16两;1公斤为2市斤。因16两制,也就有了我们常说的“半斤八两”这个成语。

03 新中国成立后

1979年1月1日,国务院规定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一律采用。“克”为单位的公斤制。1公斤为2市斤;1市斤为10两等于500克。

在我国古代

医学家们为了更准确地

称量药材剂量

发明了许多有趣的计量方式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

“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字”这一单位,在今天的中医药学中依然被运用。使用唐代"开元通宝"钱币作为工具,抄取药末,药末遮住铜钱上一个字的量即为“一字”,约合0.4克。

《孙子兵法》

“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成语“锱铢必较”,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其中的“铢”是度衡量单位“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常用于古代药方之中。

钱匕

《千金要方》

“钱匕者,以大钱上全抄之;若云半钱匕者,则是一钱抄取一边尔,并用五铢钱也。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

在一些中医古籍中,钱匕常作为药物量具之一,它以汉代五铢钱币作为药物计量工具,撮取时以药末不落为准,一钱匕约相当于一方寸匕的60%,约2克左右;半钱匕约1克左右;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0.5~0.6克。

刀圭

《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凡散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一撮者,四刀圭也。”

 在中医古籍中,刀圭也是量取药末的器具。明?董毅《碧里存杂?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方寸匕

《伤寒论?太阳病上?五苓散》

“……上五味为散,更於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

方寸匕,形状如刀匕,在一些中医古籍中常作为药物量器。一方寸匕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其容量相当于十粒梧桐子大。据学者考证,一方寸匕盛矿物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装药液则约合2.5毫升。

时至今日,我们的一些医院和药厂仍然在使用类似于方寸匕的药物分量工具,用以手工分装粉剂和冲剂等。

半钱是多少分

古代药方。

新旧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旧16两制的1斤=新10两制的1斤=500克

那么16两制的“钱”与“克”之间如何换算呢?

16两=160钱=500克

500克?160钱=3.125克/钱

即1钱=3.125克

古处方常用剂量书写法

1979年后,年轻的中医师基本使用阿拉伯数字和克(g)书写处方剂量。

而一些老中医仍常据古医书记载写法书写处方剂量,总结如下,以资识别。

古处方常用剂量书写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