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窝尼亚战争》,此词条收录于01/18,仅供参考
立窝尼亚战争(Livonian War)是一场发生在1558年至1583年期间的战争,目的是争夺古立窝尼亚(今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控制权。这场战争涉及了沙俄、丹麦-挪威、瑞典帝国以及波兰-立陶宛联邦等各方势力。战争初期,俄罗斯在多尔帕特(塔尔图)和纳尔瓦取得胜利,占领了立窝尼亚地区。随后,波兰-立陶宛和瑞典、丹麦-挪威也加入了战争。瑞典建立了爱沙尼亚大公国以对抗俄罗斯的入侵,丹麦-挪威则控制了萨雷马-维克主教辖区。战争期间,立窝尼亚地区经历了动荡,伊凡四世实行了恐怖统治。最终,斯特凡·巴托里率军反攻,逆转了战争的局势。在普斯科夫围城战后,俄国被迫与波兰-立陶宛签订停战协定,割让了立窝尼亚和波洛茨克的领土。随后,俄国又与瑞典签订了普柳萨停战协定,瑞典获得了立窝尼亚北部和英格里亚的土地。立窝尼亚战争对俄国来说是一次彻底的失败,也标志着俄国逐渐远离西欧的政治局势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