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上流传这样一则消息:
部分机场开始执行充电宝安检新规:无3C标识充电宝禁止携带或托运。
帖子里提醒坐飞机出行的朋友检查一下自己的充电宝是不是符合规定。不符合的早点换新,不然没得用了。
3C认证标志长这样
ps:关于充电宝的常态化标准本来是这样的,新消息里的新规是得有3C标识。
6/26中午,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央视也发了:
网上搜了一圈,陆续有各地ip网友分享这两天坐飞机体验,表示已经碰到这种情况了……
杭州机场目前是只提醒。
大家纷纷询问几个机场:
▼首都机场
▼郑州新郑机场
▼浦东机场
各大品牌之前没有3C标志的充电宝该怎么处理?还在想解决办法……
还有外国人的充电宝怎么说?境内飞的时候?3C充电宝变老外来中国旅游必买土特产了?
脑子打结了,这种情况怎么办?能带上飞机吗?
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等的不安全充电宝可能引发火灾。生活中也有不少不安全的“假食品”“真...”,极具隐蔽性。
“跳跳糖”
伪装成“跳跳糖”的新型...遇水即溶、即冲即饮,口味与各种饮品混合后都不会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且后劲很强,喝一次大脑连续两天都会处在兴奋当中。
“糖片”
伪装成“糖片”的新型...有着色彩鲜艳、包装花哨的外表,但其真实身份却是...。
...是一种混合多种...成分的混合类...,既能让人亢奋又能致幻,故又被称为“迷魂药”。长期滥用会造成记忆下降和行为改变,而且会损伤吸食者的视、听觉能力,出现混乱、抑郁、睡眠障碍、持续上升的焦虑、易激惹和冲动行为。
“巧克力”
伪装成“巧克力”的新型...可不是普通的巧克力,而是犯罪分子用...熬成的油掺制成的巧克力。其包装粗糙简陋,而且没有标明任何品牌。
这种新型...含有四氢...酚成分,吸食...过量会损伤身体,引起手脚颤抖、心跳加快、头脑昏沉、反应迟钝、短期失忆等不良反应。如果长期吸食,后果更加严重!
“果冻”
...“果冻”,形态与正常的果冻类似,外包装简陋,没有注明成分、制造商等信息。制作过程中掺入卡西酮类及苯丙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直接食用或混入酒水饮料中食用,与吸食...及卡西酮类物质效果类似,产生兴奋和致幻效果,并导致狂躁、偏执及被害妄想,诱发各种暴力行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大量使用可诱发心力衰竭和肝肾衰竭甚至死亡。
毒贩为吸引消费者、迷惑公众
不断翻新...花样、变换包装
破解...伪装术的最好办法
是了解禁毒知识
提高警惕
陌生人提供的食品、饮料等
千万别随意接受
如果发现“伪装”...
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来源:上海禁毒、脊梁in上海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