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虐猫犯上岸事业编,“虐猫受处分学生上岸事业编”事件舆论梳理及经验教训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虐猫犯上岸事业编

事件梳理

(一)基本情况

2025年6月,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人社局公布事业单位招聘考察名单,考生苏某某以总成绩第一名进入同安镇便民服务中心岗位考察环节。然而,网民发现其姓名与被曝光的一名虐猫者一致。此前,2024年12月,作为华中农业大学学生的苏某某,因多次将人用药物碾碎投喂流浪猫致其死亡,被校方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并被指虐杀多只动物且在朋友圈炫耀相关行为。平乐县人社局回应,表示若核实为同一人且不符合录用条件将不予录用。招聘单位随后确认了苏某某身份,最终作出取消其招聘资格的决定。

(二)事件脉络

2024年12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曾发布情况通报称,在校生苏某某于10月至11月,共将5片人用某类药物碾成粉末,分次兑水投喂了校内流浪猫。学校依据调查情况,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学生纪律处分规定》第三章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给予苏某某严重警告处分。

2025年6月19日桂林市人社局官网公布的名单显示,考生苏某某考取的桂林市平乐县同安镇便民服务中心,考试总成绩位列该岗位第一名。

2025年6月27日,小红书、新浪微博、豆瓣等平台陆续有网民发帖曝光,2024年华中大学毕业的苏某鹏,进入桂林事业单位考察公告行列。

2025年6月29日,“现代快报”报道,6月29日晚,记者致电平乐县人社局,工作人员称,已接到一些反映相关问题的信息。如果这名考生确实为虐猫者本人,会根据事业单位录用考察程序去处理,不符合录用条件者则不予录用。

2025年6月30日,“红星新闻”报道,平乐县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就苏某某的相关事情,已有考察组向学校进行了解,“现在还没到聘用的环节,要等到去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回来形成考察结果汇报给我们人社局。到时候,我们也会尽快处理这个事情的。”

2025年7月1日,平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情况通报,经考察核实,根据《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第一条第四点、第十点规定,该考生不符合《公告》中规定的招聘条件,取消其招聘资格。

舆情盘面

(一)媒体观点

“南方都市报”表示,无论怎样,苏某某事件提醒公众,公职人员的选拔不仅是能力的竞争,也是价值观、道德品行的筛选。在招录公职人员时,道德可以成为门槛,但门槛的高度和宽度,需要理性界定,而非仅由舆论风向决定。最终,无论是录取还是淘汰苏某某,相关部门都需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类似的争议未来恐怕还会上演。

“红网”认为,给虐猫者重新开始的机会并非不可,但要在充分考量社会影响、岗位需求以及个人悔悟程度的基础上,谨慎做出决定。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既要体现社会的宽容,也要坚守道德底线,更要完善相关机制,确保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让真正德才兼备的人走上为人民服务的岗位。

“钱江晚报”评论,此次争论的正面意义在于,争论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争论本身就说明公共服务者的道德形象正在被赋予新的期待,本质上是对公共服务者道德门槛的重新校准。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今天,我们既要避免降低道德标准带来的隐患,也要防止道德洁癖导致的“一棍子打死”。也希望此次的事件处理,给是否能招聘有过类似虐待动物等污点人员出台细节性的评审规范,成为推动建立事业单位招录道德评估体系的典型案例。

“澎湃新闻”发文,对于“反对虐待动物”,社会的共识也是非常清楚的:这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行为,虐待动物者应该受到惩戒。希望尽早在法律层面上建章立制,回应民间的关切,让责任由法律规定,而不是由舆情的分贝来决定。

(二)大V观点

胡锡进(粉丝2487.9万):我还是希望我们的社会让犯了错误的人都付出代价,但也都有再开始的机会。而且这么年轻的人,总还是有希望做调整的。建议不要把他们往毫无转折机会、只能沉没的境地推。也建议社会舆论在严厉惩罚他们之后,将他们今后的命运交给身边的小环境去决定。

评论员刘雪松(粉丝1045.2万):便民服务中心不是慈善机构不是改造人的地方,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地方,公职之外条条大路通职场。人要进去,谁都拦不住,希望这位同学不要气馁,好好加油。

宋清辉(粉丝984.8万):不能对所有犯过错误的年轻人一棍子打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虐猫并非十恶不赦,社会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改过自新和发展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蘸盐(粉丝695.3万):无节制投喂流浪猫而不作节育控制,甚至主张“猫权大于人权”,这个我是反对的。但是,对于多次、长期、反复、病态地虐猫(包括虐杀其他宠物和野生动物),并从中取乐者,如果无法从行政和刑事方面来惩罚,至少应当强制进行心理矫正干预,指纹声纹虹膜纹DNA录入公安部数据库,以及定期社区报到、进行心理评估。

(三)网民观点

上下滑动查看

虐猫犯上岸事业编

虐猫犯上岸事业编

舆情透视

(一)处理经验

一是反应快、信息透。平乐县人社局这事办得挺利索。消息刚在网上传开,立马就回应记者,说“接到举报了,正在查,要真是同一个人还不符合条件,肯定不录用”。第二天就查实了身份,第三天正式发文取消资格。整个过程没藏着掖着,有啥进展都通过官方渠道或回应采访说清楚。这样既让大家知道他们在干活,又没被舆论带着跑,守住了程序。该查的查,该说的说,时间点卡得准,既没耽误事也没乱承诺,把公众的担心和按规矩办事平衡得不错。

二是规矩吃透证据链扣死。取消资格不是随便定的,人社局死死咬住《招聘公告》里第一条第四点、第十点规定。没硬扯“虐猫道德不道德”这种口水战,而是把学校给的严重警告处分当实锤,用档案记录坐实“品行不良”。派工作组跑到学校当面核实,确认处分真实性才下结论,形成“校方记录 实地核查”的证据闭环。这么干既绕开法律空白争议,又把抽象的“德才兼备”变成了可操作标准,让处理决定经得起推敲。

三是稳住舆论传递底线。网上吵翻了天,一边说虐猫的不能要,一边说不能一棍子打死。人社局没下场跟网友辩论,但取消资格这个动作本身,就清清楚楚表明了态度。干公共服务这行,道德底线不能破。虐猫这事不是小毛病,反映出这人缺乏同情心,甚至有点暴力倾向,这跟基层服务岗位需要的耐心和爱心根本是反的。不过也留了余地,只是取消这次资格,没搞别的处罚,这也算间接回应了“给人改过机会”的呼声。这么一来,反倒引导大家更理性地讨论,干公家活的人,到底该有啥样的品德?光看分数高不行,德行也得配位。

(二)不足教训

一是道德标准模糊埋隐患。这次事件评估标准像个橡皮筋,弹性太大没准星。招聘公告里光说要“德才兼备”,可具体啥算“缺德”根本没细说——虐猫算不算?偷东西呢?说脏话呢?全凭考察组自己掂量。平乐县最后虽然用《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第一条第四点、第十点规定,当抓手取消了资格,但本质上属于临时抱佛脚,因为国家层面压根没把虐待动物明确列入政审负面清单。这种模糊地带让基层操作像走钢丝,严了吧怕被骂道德绑架,松了吧又被喷把关不严。更麻烦的是各地标准可能打架,今天在桂林因虐猫被刷,明天去别的市可能就过关了,公平性稀碎。

二是基层招聘执行掉链子。此事最该脸红的是,政审考察本该主动查问题,这回却等着网民当“人肉扫描仪”。苏某某的虐猫处分早在去年就公开通报,招聘单位但凡按流程去学校或社区做背调,绝对能挖出来。可现实呢?直到名单公示后网民扒皮,有关单位才慌慌张张去核实。这种“坐等举报”式考察,反映出,基层要么人力不足疲于应付,要么责任心缺失走过场。

万网观点

虐猫考生遭拒录事件揭示了公共服务岗位的本质逻辑并非择优录取而是信任托付。苏某某的笔试面试第一仅证明其解题能力,而虐猫行为被校方记录在案,暴露其主动施加痛苦的倾向及对弱势生命的共情缺失,这与同安镇便民服务中心岗位核心素养“矛盾调解”“人文关怀”形成根本冲突。当地人社局取消资格的操作看似道德裁决,实则是基于岗位适配性的科学判断——当一个人对流浪猫展现暴力宣泄模式时,公众无法信任其能理性处置基层纠纷,毕竟服务窗口面对的是人而非动物。

更深层看,此事标志公共领域人才筛选范式的进化。成绩单证明“能做事”,行为记录却指向“以何种方式做事”。教师、社工等岗位的权威性部分源于公众对其人品的预设,任何可能瓦解信任的行为都需前置筛查,这不是道德绑架而是公共职位的天然属性。此次决策的突破在于以岗位需求为尺,避开泛道德化争议,未全网封杀仅认定不适配当前服务岗,也为技术岗留有余地。

往期文章回顾

四川达州丧葬服务引发争议!此类舆情怎样从根源治理?

专题分析|三河市禁用“红蓝黑”招牌

宁波一村庄围村收费复刻“路权割据”

案例梳理|5起船只倾覆事件的经验启示

“青岛老人转身撞人案被罚7万”事件引发舆论争议,普法节目应该注意什么?

警惕“社保跳舞”类内容隐喻式传播或引发多重社会风险

内参报告|现阶段“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及风险研判

长按扫码关注,阅读更多精彩

联系我们丨19036521712

期待你的“赞”和“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