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糖尿病年轻化
- 血液内分泌科-
DIABETER IS GETTING YOUNGER
医生日志
今年年初,某单位战士刘某,在一次三公里考核时出现头晕、无力的症状摔倒在跑道上,后通过转诊来到我院血液内分泌科抽血检查,经血液化验,其空腹血糖测定值竟高达12.0mmol/L,已属于糖尿病的指标。
小刘表示,自己酷爱健身,从健身开始就时常把某功能饮料当水喝,殊不知,功能饮料为了口感会添加大量的糖分,血糖过高极易造成胰岛功能超负荷透支,从而患上糖尿病。小刘起初发现自己经常因为头晕、乏力影响体能考核,直到此次晕倒才开始担心起来,确诊糖尿病后小刘难以接受,自己明明才24岁,为什么会患上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白蛋白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通常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2型糖尿病:通常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多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妊娠期糖尿病:由于妊娠期体内激素变化而造成。
特殊类型糖尿病:
一般由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胰岛外分泌疾病、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等多方面因素造成。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除了“三多一少”还有其他症状,乏力、四肢酸痛、月经失调、视力下降等。
糖尿病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近些年来,患糖尿病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虽然1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青少年群体,但研究显示,过去20年间,我国15岁以下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突增了近4倍。而且,2型糖尿病也逐渐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年轻化的五大因素:
花式熬夜: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多样的夜间娱乐项目逐渐眼花缭乱,年轻的小伙伴们开始无节制的熬夜蹦迪、煲剧、打游戏等,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病态的“生物钟”将身体的免疫力严重摧残。
缺乏运动:“吃完就睡”变成现实,许多小伙伴认为,只有肥胖的人需要运动,错把运动当成压力,其实运动对身体的新陈代谢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爱吃甜食:甜食确实能让人开心起来,但高糖、高脂、高盐的饮食以及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和加工食品,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精神压力:当我们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时,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胰岛素功能。
抽烟喝酒:吸烟、喝酒都会对身体内的糖代谢造成影响,而长期的吸烟喝酒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吸烟喝酒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患病率。
怎样预防糖尿病?
医生有话说!
保持健康的饮食,饮食是我们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因素,应减少高热量、高糖以及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比如油炸食品、甜食和动物内脏等。
增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等。
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
戒烟限酒,过量饮酒、吸烟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建议尽早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情绪,情绪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状态,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青少年的课业压力也比较大,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情绪,及时沟通,释放压力。
定期体检,许多疾病都是通过体检发现的,只有定期通过专业的身体检查,才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起到预防作用。
截至今日,中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居于世界第一。其中,年轻人患上糖尿病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形势不容乐观。糖尿病作为现阶段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预防永远比治疗更有价值,我们要避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老年病”,如果不幸检查出糖尿病,早期干预也可以实现“逆转”!
>>>
陆军第七十四集团军医院科普频道
朋友们
糖尿病的危害是巨大的
让我们携手一起
少吃甜食、积极运动
健康生活!
「作者|李秋宜、李晓惠
绘图|邱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