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点击蓝字,关注我
最强14级!台风"韦帕"生成,或直奔广东!江门接下来雨雨雨…
中央气象台7月18日6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已于18日凌晨加强为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这个台风来势汹汹,预计最强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强度达到13-14级,风速高达38-42米/秒,目标直指广东沿海地区。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监测数据,"韦帕"目前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北方向约505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8级。气象专家预测,台风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19日凌晨至上午将移入南海北部海面,随后逐渐向广东中部至海南岛东部一带沿海靠近。
江门首当其冲,防风警报拉响
作为广东西部重要城市,江门将成为此次台风影响的重点区域。江门市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显示,19日至21日江门将有严重风雨影响,沿海阵风可达11到14级。目前,江门新会、台山两地台风蓝色预警已经生效,蓬江、江海、开平、鹤山、恩平等地台风白色预警同步启动。
对于江门的普通市民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家住台山海宴镇的渔民老李告诉记者:"我们已经把渔船全部拖上岸了,这种级别的台风,出海就是拿命开玩笑。"老李有着30多年的出海经验,他说台风来临前的准备工作一点都不能马虎。
台风期间,江门沿海地区的渔业、农业、交通运输都将受到严重冲击。据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全市有超过15万亩水稻正值抽穗扬花期,这个时候遭遇强风暴雨,产量损失将不可避免。
雨带来袭,城市排水压力陡增
天气预报显示,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19日江门就会出现强雷雨并伴有短时大风。20至22日受台风环流直接影响,江门将出现大雨到暴雨,局部地区甚至会有大暴雨。
这样的降雨量对城市排水系统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江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主要排水泵站已经完成检修,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转。但对于一些地势较低的老城区,市民还是要做好防范准备。
家住蓬江区某老旧小区的张阿姨回忆起几年前的一次台风:"那次水都漫到小腿了,我们只能搬到楼上住。这次听说台风更强,我已经提前买好了手电筒和食物。"像张阿姨这样有经验的市民不在少数,她们知道台风不仅带来狂风,更可怕的往往是持续的强降雨。
应急响应启动,各方严阵以待
面对"韦帕"的威胁,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已于7月18日18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这是广东省防台风应急响应的第四级,表明台风影响程度已经达到需要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应对的水平。
江门市各级政府部门已经进入临战状态。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共设置了156个应急避护场所,可容纳约8万人。各区县也在紧急排查危房、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人员能够及时转移。
海上作业人员的安全转移是重中之重。据统计,台风影响范围内目前还有近2000艘各类船只需要回港避风,涉及船员超过8000人。海事部门已经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在海船只必须在19日12时前回港或就近避风。
民生影响几何?市民怎样应对
台风来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民的日常生活。停水停电、交通中断、菜价上涨,这些都是台风过境时常见的问题。
江门市供电局提醒市民,台风期间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停电情况,建议提前准备手电筒、蜡烛等照明用品,手机要充满电。同时,家中常备的药品、食物和饮用水也要确保充足,至少能维持3-5天的基本需求。
菜市场里,不少市民已经开始囤积蔬菜和生活用品。"每次台风来,菜价都会涨,我先买点放家里。"正在选购蔬菜的刘女士说。确实,根据以往经验,台风过境后的一周内,叶菜类蔬菜价格通常会上涨30%-50%,肉类和水产品供应也会受到影响。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王安宇分析认为:"'韦帕'的路径和强度都有一定不确定性,但从目前的预报来看,对珠三角西部地区的影响将比较显著。市民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可能是今年影响广东最严重的一次台风。"
防台经验:学学海南的"硬核"做法
说到防台风,海南省的做法值得借鉴。作为经常遭受台风袭击的地区,海南在防台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六个百分百"原则在海南防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百分百人员上岸、百分百船只回港、百分百网箱清理、百分百证件齐全、百分百联系畅通、百分百动态跟踪。
这种"硬核"做法的背后,是对生命的高度重视。海南省应急管理厅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实施"六个百分百"以来,海南因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大幅下降。
江门作为沿海城市,在防台风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台山市创新实施的"渔船编组管理"模式,通过大船带小船的方式,确保所有出海船只都能及时得到台风预警信息。这种做法已经在粤西地区推广应用。
气候变化下的新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影响我国的台风呈现出强度更强、路径更复杂的特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台风的生成和发展规律。
"以前的台风路径相对固定,但现在变化很大,预报难度也在增加。"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解释说。这种变化对防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市民提高防范意识。
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在台风防御方面的做法也值得学习。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台风预警体系,每当台风来临,电视台会24小时滚动播报,提醒民众做好防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本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也考虑了极端天气的影响。
台风过后的重建与反思
每次台风过境,重建工作都是一个巨大挑战。根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的统计,平均每次强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涉及农业、工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台风过后,保险理赔也是市民关心的话题。保险业内人士提醒,车辆涉水、房屋进水、农作物受损等都属于台风灾害的理赔范围,但需要及时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
更重要的是,每次台风都是一次检验和学习的机会。城市的排水能力、应急响应机制、市民的防灾意识,都会在台风的考验中得到提升。
面对即将到来的"韦帕",江门以及整个珠三角地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天灾无法避免,但通过科学防范和有效应对,我们完全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正如一位防台经验丰富的老渔民所说:"台风年年有,关键是要敬畏自然,做好准备。"
当前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市民都要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预警信息,严格按照防台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任何侥幸心理都要不得。愿这次台风能够平安度过,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安然无恙。
声明:文中信息皆为个人观点,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别忘了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