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宁德时代电池在问界超级工厂投产,联手宁德时代搞“厂中厂”,问界为何总有顶流朋友圈..

宁德时代电池在问界超级工厂投产

对于长期关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人来说,相信不时就会看到关于宁德时代电池供不应求的报道,尤其是对于拥有更高充电效率、能量密度以及安全保障的新品“尖货”,不乏企业一把手排着队上门前去要电池的情况。然而谁都没料到,一转眼的功夫市值万亿的“宁王”居然会把最先进的电池生产线放进一家主机厂的超级工厂里。直接从这里下线电池,然后装车。

这是宁德时代首次采用创新的“厂中厂”合作模式,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生产供应动力电池系统。

投产仪式上,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难掩兴奋,他形容这是问界汽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总有人认为问界的成功是运气使然,但外界不免有疑问,从华为到宁王,再到上百家顶级供应商,问界为何总能得到最顶级供应商的垂青?它的成功真的就只是靠运气?

从鸿蒙智行到宁德时代的“厂中厂”合作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江湖里,有两大足以改变市场格局的高端玩家。一个是执智能化牛耳的华为,另一个则是握电动化心脏的宁王。

4年前,赛力斯与华为一见钟情。同年12月,赛力斯在重庆两江智慧工厂正式发布全新高端智慧汽车品牌问界。从此,中国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叫板世界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4年后的6月30日,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牵手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宁王。

“问界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配上宁德时代专属设计制造的高端电池,正如好马配好鞍,好电车配好电池。”

当张兴海说完这句话时,宁德时代CTP2.0高端电池包正从问界超级工厂下线。

这是宁德时代首次将由问界开创的“厂中厂”模式纳入自身合作体系之中,在“厂中厂”模式下,通过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直接集成到整车制造工厂内部,从而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和快速响应,节约沟通及物流成本的同时,更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问界官方称,通过采用“厂中厂”模式,从公司下达指令到供应商产线进行调整,只需不到20分钟,每天数千个的零部件供应,当天就能周转完毕。

此外,自动化程度也更高。以此前就采用该模式进行生产制造的冲压环节为例,在“厂中厂”模式下,可实现1分钟生产16个零部件,工厂内部还能实现100%自动化转运,焊接、喷涂自动化率也达100%。

当然,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便是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将电池生产线嵌入整车制造基地,实现了动力电池从下线到装车的高效闭环管理,压缩了供应链的物理距离,降低了物流成本,库存也被压缩到极致。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与赛力斯此前已合作建设、并网赛力斯超级工厂一期50MW分布式光伏项目,为超级工厂提供核心绿色能源。

不难看出,通过“厂中厂”模式,问界和宁王和合作已经超出了普通车企和供应商的关系,真正成为了共同携手打造世界级新豪华汽车领先品牌的亲密战友。

中国智造的新生态,从“全”走向“深”

主机厂和供应商并非生来就在一条船上。

在燃油车时代,主机厂与Tier1、Tier2等级森严,分工明确。通常主机厂只和Tier1合作密切,给他们下发需求,对Tier2则未必熟悉。通俗来讲,Tier1的角色更类似于包工头。博世、大陆、采埃孚都是人们熟知的Tier1巨头。

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供应商大规模崛起。这一阶段,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关系也在进化,从单纯的“分包”转变成了“共创”,双方会一起定义产品,合作研发,甚至会根据销量来确定利润分成。

在“共创”模式下,主机厂和核心供应商形成了共生共荣的关系。主机厂可以利用较小的成本获取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商则可以获取一线反馈,并持续投入资源研发改进。

而此次问界与宁德时代首创的“厂中厂”模式,无疑是这种“共创”模式的升级版。不仅研发共创,连生产也共创,充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供应链协同。更为重要的是,双方还可以一起定义和研发最顶尖的产品,在保证供应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差异化优势。真正做到张兴海所说的“好马配好鞍,好电车配好电池”。

以问界M9 2025款搭载的宁德时代166Wh/kg超高能量密度电池为例,该电池采用高于业界结构及热电的安全标准,并搭载车云协同监护系统,以AI预测电池隐患,重塑新能源汽车防护标准。其中,电芯采用五层安全包覆设计,最大程度减少电池包内电芯级别的短路风险,保证安全。业界领先的全高压热失控不蔓延技术电池包平台,实现十层热安全防护,支持实时防护、主动预警、主动冷却和毫秒断电,避免极端情况下电池热失控。

在投产仪式上,曾毓群也兴奋地表示,“今天投产的这条生产线,是宁德时代最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产线。”此次投产,不仅是宁德时代在重庆本地化生产的开端,更是与问界合作的新起点。

当然,赛力斯和宁王的“感情”不是一天炼成的。早在赛力斯发布问界品牌的次年,便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约定问界车型将全面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期五年。

赛力斯与华为和宁王的合作只是问界推进产业链集成化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已将300家一级供应商集成到100家,其中涵盖了20家世界级供应链伙伴。不难看出,问界已经建立了以华为和宁王为代表的顶级朋友圈。

顶流朋友圈背后是实事求是的开放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浪潮中,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玩家并不鲜见,但要说谁是最大的黑马,相信很多人都会投赛力斯一票。

而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行业老兵张兴海。

这位创始人以其非凡的魄力和谦逊的姿态屡屡为赛力斯赢得顶尖合作伙伴的亲睐。4年前,当友商还在担心与华为合作会失去灵魂时,张兴海却孤注一掷,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掏心掏肺的与华为跳进同一个战壕。从最初的不被看好,到问界的一鸣惊人,仅仅用了一年不到。

有人说,问界的成功靠的是运气,甚至靠的是华为。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偏见?

事实上,问界成功的背后是张兴海和赛力斯对于新时代汽车工业和中国制造业的深入理解——要走向高端化,就一定要聚合中国智造最顶尖的力量。

华为是一股力量,宁德时代也是这样的力量。而赛力斯自身,其实同样实力不菲。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赛力斯其实是国内最早布局发展增程技术的企业,是增程技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与引领者。自2016年起开始技术研发投入,于2019年实现增程器量产。数据显示,经过多次迭代,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最高热效率达44.8%,综合油耗降低15%,还因此获得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按照严苛标准评比的001号“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

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早已过了单打独斗的时代。怎样汇集供应商的力量共同打造顶尖的产品和品牌成了中国汽车共同面对的难题。幸运的是,问界以自身的实践给中国汽车同行打了一条成功的路——实事求是,开放合作,把“供应商”变成“共赢商”。

推荐阅读

2025-07-03

2025-07-0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