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博主:印度重新审视在上合组织角色,随笔:印度“掀桌”上合:“养象为患”,我们是否..

印度“掀桌”上合:“养象为患”,我们是否该杀象

一、“搬不走的邻居”为何总掀桌?上合会议再演“退群威胁”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防长会议出现尴尬一幕: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先是高调宣称“印中是搬不走的邻居”,转头却在《上合组织防长联合声明》签署时拒绝签字,导致会议首次以“无文件落幕”收场(消息来源:新华社,2025年6月)。这已是印度年内第三次在上合平台“搞事情”——2024年反对“一带一路”文件、2025年6月不参与谴责以色列声明、此次又以“反恐关切未体现”为由拒签。

更值得警惕的是,印度近期威胁退出金砖国家联盟,理由竟是“印巴冲突中遭挫败”。但翻查过往记录,印度在金砖框架内的消极态度早有端倪:2023年金砖峰会前夕反对制定共同货币计划,坚持强化卢比;多次否决关键提案,阻挠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项目,甚至拒绝签署《上合组织至2023年经济发展战略》。

二、“白眼狼”行径背后:既要利益,又拒担责

中国的包容并未换来印度的合作诚意。过去20年,中国企业深耕印度市场,涵盖钢铁、电力、基建等领域:

特变电工绿色能源产业园:提升印度电网稳定性后,印度以环保法规限制中企后续投资(《中国能源报》);

上海电气承建最大外资电站:投产后缓解印度电力短缺,却被以“发电效率不足”拖欠工程款并反向索赔(《第一财经》);

藏南色拉隧道项目:中国盾构机将通行时间压缩至10分钟(效率提升25倍),印度却加速修建边境战备公路,战略意图明显(《解放军报》)。

印度一方面享受中国技术带来的发展红利,另一方面却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军方加紧边境基建反制,利用中国打通的隧道提升战时机动能力,甚至在中印边境频繁挑起摩擦(《央视军事》)。

三、“人口红利”背后的野心:坐收渔翁之利的算盘

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平均年龄仅28岁(联合国人口司,2024年数据),劳动力成本低廉。国际分析指出,印度正试图利用大国竞争渔利——既想承接中国产业转移,又暗中配合西方“去中国化”供应链(《华尔街日报》)。

更值得警惕的是,印度在金砖、上合等国际组织中扮演“搅局者”角色:

经济上:阻挠本币结算与金融自主,坚持卢比优先,阻碍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进程;

战略上:借“反恐”之名行破坏团结之实,试图分化上合组织影响力;

军事上:借中国技术提升自身战力,却将边境问题作为政治筹码。

四、断舍离的时候到了?中国需重新审视对印策略

面对印度的“白眼狼”行径,中国需摒弃“以德报怨”的幻想:

1. 减少战略性投入:暂停对印度基建、能源等领域的深度合作,避免技术被反向窃取;

2. 强化风险管控:梳理过往合作案例,对印方违约记录进行“黑名单”管理,严格审查新项目;

3. 推动组织净化:联合俄罗斯等国推动上合、金砖建立“成员国行为准则”,对恶意搅局者实施惩戒;

4. 底线思维:若印度继续威胁退群、破坏规则,可顺势降低其话语权,甚至支持其“体面退出”。

对搅局者,善良需要锋芒

印度的人口红利与战略野心,使其成为国际博弈中的“投机高手”。中国过去20年的善意合作,反而助长了其“既要吃蛋糕,又砸锅”的底气。正如网友所言:“对这样的邻居,光讲情义不够,得备根棍子。”

今天的中国,已无需再为“面子”牺牲“里子”。是时候对印度划清红线——合作可以,但必须遵守规则;想捞好处,先学会承担责任。否则,“龙象共舞”终将沦为“龙象相争”,而中国绝不能再做那个被“养虎为患”的傻瓜!

喜欢请点 关注、转发、推荐给更多的人,谢谢支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