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的光束刺破夜幕
深圳各大公园、河边
突然涌现大批“夜行者”
他们弯腰低头
在树干、草丛间寻找着什么
答案是 ——知了猴
这个夏天
深圳人开启了一场
“全民捕捉大赛”
有人一晚能抓上百只
更有人戏称
“抓不完,根本抓不完”
深圳夏夜的 “跟风捕捉”
许多深圳人把捕捉知了猴
当成一场特殊的“童年回响”
手电筒的光在镜头里晃啊晃
照见的不只是树干上的知了猴
还有藏在记忆里的
夏夜、蝉鸣和掌心的温度
知了猴的 “前世今生”
知了猴是蝉的若虫阶段,一生历经卵、若虫、成虫三阶段。雌蝉将卵产在嫩枝中,若虫孵化后钻入地下。
破土后,若虫需在几小时内完成 “金蝉脱壳”—— 背部裂缝→头部脱出→倒挂休息→尾部脱离,最终羽化成为成虫。
其营养价值堪称“昆虫界的蛋白质之王”,富含钾、磷、钙等微量元素,以及甲壳素等抗氧化成分。其蜕皮(蝉蜕)更是中药材,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
食用知了猴的注意事项
千万别以为 “高蛋白” 等于 “绝对安全”,这看似寻常的夏日美味,实则暗藏多重健康陷阱。
急诊室里,因贪嘴连吃几只就浑身起疙瘩、呼吸困难的案例并不少见,严重者短短10分钟就会陷入休克。
高危人群需忌口
过敏体质者:知了猴属异体蛋白,致敏性高且易引发严重过敏,有鱼虾过敏史者及儿童需慎食。
肾病患者:高蛋白加重肾脏负担,应限制食用。
痛风患者:知了猴嘌呤含量高,易诱发痛风。
肝病患者:知了猴体内含有少量毒素,需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存在中毒风险。
食用安全指南
彻底清洗:用刷子刷净知了猴身上的泥土,盐水泡2小时杀菌。
高温烹熟:油炸、干煸等方式确保杀灭寄生虫。
控制食量:每日不超过10只,避免消化不良。避免生食或与寒性食物同食(如西瓜、螃蟹),以防腹泻。
避免生食或与寒性食物同食(如西瓜、螃蟹),以防腹泻。
你参与过深圳的
“知了猴捕捉大赛” 吗?
快来说出你的故事吧
-END-
编辑 | 王海雯(实习)、姚涛升
校对 |杨莎、冯宇飞、高志明、魏实金
审校 | 朱威
监制 | 余治国
信息来源 | 深圳新闻网
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