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降血脂不伤胃的药物,甘油三酯高,怎样用药?看这篇就够了!

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潜在危险因素。当 TG 严重升高时,还会显著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对于甘油三酯高的患者,合理选用降脂药物是血脂管理的关键环节。

TG 的生理代谢与升高机制

TG 是...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兼具供能与储能功能,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代谢:

外源性途径(饮食):饮食脂肪 → 肠道消化吸收 → 乳糜微粒(CM)入血 → LPL 酶水解 CM 中 TG → 脂肪酸 甘油 → 供能/储于脂肪组织

内源性途径(肝脏):肝脏利用游离脂肪酸合成 TG → 与载脂蛋白组装成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 → LPL 酶代谢 VLDL(TG 减少)→ 转变为 LDL(低密度脂蛋白)

正常的 TG 代谢过程维持着机体能量平衡和血脂稳态。TG 升高的核心机制是合成增加或清除减少,常见诱因见下表。

表 1 TG 升高的原因[1,2]

降血脂不伤胃的药物

临床危害与危险分层

急性风险:甘油三酯 ≥ 5.65 mmol/L 时,乳糜微粒易堵塞胰腺毛细血管,诱发急性胰腺炎。

慢性风险:长期高甘油三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壁增厚狭窄,显著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表 2 TG 的危险分层[2,3]

降血脂不伤胃的药物

药物及特点[1-7]

(1)贝特类药物

降低 TG 的首选药物。适用于 TG ≥ 2.26 mmol/L(中重度升高)或合并胰腺炎风险者。

代表药物:非诺贝特(首选)、苯扎贝特、吉非贝齐(临床少用)

作用机制: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PPARα),上调 LPL 表达,加速 VLDL 分解,同时抑制 ApoC III 合成。

疗效:降 TG 20%~50%,轻度降 TC、升 HDL-C。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与他汀类药物类似,包括肝脏、肌肉和肾毒性等。

表 3 贝特类药物

降血脂不伤胃的药物

(2)他汀类药物

混合型血脂异常基础用药。适用于 TG 轻度升高(1.7~2.26 mmol/L)且合并 LDL-C 升高或 ASCVD 者。对于中重度 HTG 患者,其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相对有限。

疗效:降 TG 约 10%~20%,主要降低 LDL-C(高强度他汀可降 LDL-C ≥ 50%)。

代表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 HMG-CoA 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同时也能轻度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人对他汀的耐受性良好,大剂量他汀治疗者偶见肝酶升高、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以及胃肠道不适等表现。

表 4 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强度[1]

降血脂不伤胃的药物

注: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阿托伐他汀 80 mg 国人使用经验不足,请谨慎使用

(3)烟酸及其衍生物类

辅助降 TG。其副作用如潮红、肝毒性等较为显著,临床上的使用受限。

代表药物:阿司莫西、烟酸肌醇酯、烟酸等。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脂肪组织的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进而降低甘油三酯的合成,同时还能升高 HDL-C。

不良反应:常见皮肤潮红或瘙痒,可引起糖耐量下降及诱发痛风。

表 5 烟酸类药物

降血脂不伤胃的药物

(4)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剂

适用于轻中度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或者可与他汀类药物联用,以增强降脂疗效。

疗效:4g/d IPE 可降 TG 20%~30%(轻中度)或 ≥ 30%(重度),联合贝特类可降 TG 60%~70%。

代表药物:鱼油(属于膳食补充剂)、高纯度处方制剂(如 IPE,二十碳五烯酸乙酯)。

作用机制:抑制甘油三酯合成酶的活性,促进脂肪酸氧化。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包括腹胀、腹痛、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胃肠胀气、嗳气、恶心或呕吐。

表 6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剂

降血脂不伤胃的药物

(5)降 TG 的非降脂药物[8]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不仅能够促进 LPL 由内皮细胞释放及入血,而且能够促进肝脏的甘油三酯水解酶释放,从而加速 CM 和 TG 水解。

胰岛素:能增加 LPL 表达,加速 CM 和 TG 降解,可同时降低血糖和 TG。在特殊疾病状态下的极重度 HTG 如妊娠、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肝素和静脉胰岛素可与降脂药物联用。

联合用药方案

常用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他汀类药物与 ω-3 脂肪酸或非诺贝特联合,贝特类药物与 ω-3 脂肪酸多种药物联合等。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血脂水平、心血管疾病风险、药物耐受性等)选择联合治疗方案。需注意,多种降脂药物联合应用需定期监测患者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肌酶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表 7 降 TG 药物的联合应用[1]

降血脂不伤胃的药物

特殊人群的个体化治疗

(1)合并急性胰腺炎风险者

对于合并急性胰腺炎风险的患者,需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通常采用贝特类联合血浆置换的方法,以快速降低 TG 至安全范围。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胰腺炎的发生风险[9]。

(2)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患者

此类患者优先选择非诺贝特,因为非诺贝特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非诺贝特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10]。

(3)肝功能异常者

肝功能异常者应避免贝特类与他汀联用,同时需密切监测转氨酶水平。因为这两类药物都可能对肝脏产生一定的影响,联用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恶化。

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调整

①低脂饮食:限制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的摄入,每日脂肪摄入应 < 总热量的 25%。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减少外源性甘油三酯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

②增加膳食纤维:多食用全谷物、蔬菜(如燕麦、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促进 TG 排泄。膳食纤维可以吸附肠道内的甘油三酯,减少其吸收,同时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甘油三酯的排出。

(2)运动干预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研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代谢,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本文仅供医疗从业人士参考

策划:白露

投稿:tangshixuan@dxy.cn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李建军, 赵水平,等.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3):35.

2.诸骏仁,高润霖,赵水平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

3.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 45(002):108-115.

4.混合型高脂血症基层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23。

5.社区成人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23(3) : 220-228

6.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 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1):5.

7.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ω-3脂肪酸处方药物在老年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09):635-649.

8.《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专家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0):3781-3793

9.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07):730-739.

10.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01):16-139.

降血脂不伤胃的药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