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会走路了,才11个月。”在我们妈妈群里一位妈妈显得很兴奋。而这时晋晋妈妈显得有点着急:“您家宝宝真棒,听老人家说越早走路的宝宝越聪明,我家儿子都快14个月,都还不会走一步,是不是我家宝宝发育晚了。真着急人。”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晋晋妈的焦虑。
越早学会走路的宝宝越聪明?其实宝宝学会走路的早晚和智商高低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决定...平衡能力的是我们的小脑,和大脑的发育情况并没有太大关联。
关于宝宝学走路的事真的不能和其他孩子做比较,因为每个孩子大动作发育时间是不同的。
宝宝最佳学步时期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是儿科医生,有一次聊天,我的这位儿科医生告诉我:由于每个宝宝的骨骼和身体状况的差异,会导致学走路时间不一样。学步在12~14个月之间最佳。最早不能早于10个月,最晚不要晚于18个月。
虽然说学会迈步走路是宝宝发育的重要里程碑。大部分宝宝在1岁1个月时能自己走了,不过,还不稳当,但到14个月或15个月时,宝宝就会走得很好了。
如果宝宝学步较晚,妈妈也不用太担心,很多正常的孩子到16个月或17个月时才完全学会走路。爸爸妈妈若想让宝宝早一天迈开人生的步伐,就要合理地引导与训练宝宝。
如何让宝宝勇敢迈出第一步?
(1)鼓励宝宝自己迈出第一步
当宝宝已经能松开手,不扶着东西独自站上一会儿时,妈妈可以拉着宝宝的两只手向自己这边走,或者可以站在或跪在宝宝面前,伸出双手,鼓励宝宝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2)激发宝宝走路的兴趣
大部分宝宝学会走路后,对走开始表现出很强的兴趣,总是想挣脱妈妈的怀抱,下地走路。
如果宝宝自己独立走出一段距离,妈妈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或亲吻,鼓励宝宝继续练习。妈妈也可以用小推车这样的推拉玩具激发宝宝走路的兴趣。
当宝宝能走几步的时候,可让宝宝在地上玩球,当球同前滚动时候宝宝自然有追的欲望,此时宝宝可能完全不会顾及摔倒,一 下子就 能连来迈出几步,这样就会增长宝宝的信心。
(3)先练短距离走
妈妈让宝宝靠墙壁站稳,妈妈离开1米,用语言、手势和玩具鼓励宝宝往前迈步走,宝宝可能会有些紧张,走得往往会不太平稳,但很快就能跨到妈妈跟前,并且很兴奋。
(4)通过游戏方式训练宝宝
当宝宝短距离走得较好时,妈妈可逐步加长训练的距离,一 点一点让宝宝练习往前走。
如果怕宝宝突然摔倒,影响走路的兴趣和信心,也可让宝宝往前走一步,妈妈便向后退一步,而且不断地后退,这样同样可加长宝宝行走距离。
同时妈妈也可以通过"推小车"这游戏方式训练宝宝,玩法如下:
让宝宝双手扶着适合他高矮的小车,妈妈在前面拿着玩具,吸引宝宝推车往前走,当推到妈妈面前时,将玩具放在小车里才可继续推车向前,边走边放玩具,这样有助于宝宝掌握身体的平衡,练习走路。
在游戏过程还需要妈妈在旁边保护,同时鼓励宝宝。
宝宝学步需要注意事项
(1)最好让宝宝光脚学步
宝宝刚学走路时,如果温度条件允许,在室内最好让宝宝光着脚,光脚走路能够促进宝宝脚掌、脚踝和腿部的肌肉发育,并能增强宝宝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穿鞋子会限制宝宝足部肌肉的发育。
如果妈妈妈担心宝宝脚冷,可以给宝宝穿一双 宽松的棉布防滑袜。如果是去室外或室内温度不适的情况下,则可以给宝宝穿一双学步鞋。
(2)保护好宝宝
宝宝最初练习行走的时候, 妈妈一定要注意保护宝宝。待宝宝步伐灵活以后,才可以撒开手,妈妈最好与宝宝相距约50厘米。我们可以在宝宝的活动场所铺上泡沫地垫,万一宝宝摔倒了,不至于摔伤。
当宝宝迈出第一步时, 要认识到这是丰常可喜的一步,代表着宝宝将要走向独立,妈妈这时要给予鼓励,多说“宝宝真棒”;这样可以激发宝宝继续练习走路的信心。
(3)练走路时,要选平坦的路面
宝宝练走路时,首先要选平坦的路面。因为若是在开始学走路时,宝宝可能会因为路面不平而被绊倒,这样会挫伤宝宝学走路的积极性,使宝宝怕走路,不愿离开大人的手。
在宝宝练习走路的过程中,不可能一跤不摔。 当宝宝摔倒的时候,妈妈要鼓动宝宝不哭, 勇敢地站起来,这对培养宝宝的坚强意志是有好处的。
(4)少用学步车
“学步”不是学步车的主要功能,四平八稳的学步车剥夺了宝宝体验平衡的机会,影响宝宝平衡能力的提高。另外宝宝的骨骼很嫩,可塑性大,长时间坐在学步车里也容易罗圈腿,爸妈不能图省事而把宝宝长时间放在学步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