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抖音,看到央视代理公司在抖音里投的信息流广告 6800元就可以上央视投广告,信息流的利益点大概是:6800元就可以在央视投广告、可以在企业的门店、招商会拿去“炫耀”带来更多的生意。
上央视广告仅需6800,这在二十多年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那时关于央视广告最有名的就一句话应该是1997年秦池酒以3.2亿 标王拿下央视广告,时任老总王卓胜放言“每天开进央视一辆桑塔纳,开出一辆豪华奥迪” ,如今曾经的传统媒体的广告招商也需要去一个新媒体(抖音)去获客,真实令人唏嘘!
央视广告还适合什么样的品牌去投?现在的营销环境又是什么样?营销变革里的从业者如何应对?以下是我的一些随想
一、全民关注的重大节点且只有央视有直播版权可冲
假期中打开央视看了中网郑钦文的半决赛,在巴黎奥运拿到女单冠军后,国内网球赛事的关注度也变得空前高涨,投放中插广告的有人民保险、芝正元、昆仑山、中华酒、红牛、百岁山、山楂树下、品品香茶叶、怡宝、锅圈等品牌。
可以看出央视的广告还是偏快消、酒类、需要铺开线下渠道的品牌。广告内容比起之前世界杯赛事的boss直聘广告、马蜂窝等还是略逊一筹,都是保险做法,唯一内容有记忆点的可能就是岳云鹏代言的锅圈广告,反复强调可以使用锅圈产品的不同场景(在家团聚、露营野菜等)。
这场比赛的直播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当晚排名第二,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在全民关注的重大节点且只有央视有直播版权的内容还是值得去上央视的,比如世界杯、奥运会、春晚等,毕竟现在这样的营销场景也越来越少了。相信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刘翔和姆巴佩的“遇事不决小红书”的广告还是令许多人印象深刻。
二、中国的营销环境早就大变天了
以前的营销环境以及营销方式正如有人概括叶茂中前辈的方法论:请一个耳熟能详的产品代言人、拍一支充满冲突感的TVC、上央视广告黄金时间,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也诞生了一些经典广告作品,如:“地球人都知道”“恒源祥,羊羊羊”“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当然企业在销量和声量上也获得了极大成功。
现在的媒介环境下,有人把营销概括成“两微一抖一红书一分众”,或者之前在新消费盛行的时候,曾有人给出这样的公式:5000条小红书、知乎发帖+200个KOL种草 一个大主播直播间+一个大促榜单=一个新消费品牌的诞生。是流量裹挟之下的一场泼天富贵式的“催熟”。
其实归根结底是今天的中国营销环境早就变天了,准确地说互联网短视频、直播的诞生让一切营销轨迹都变得有迹可循、有数可依,营销的5R或5A路径变得越来越短,当然营销也越来越难了。
一位博主或者说超级传播者花5000块拍的短视频,比品牌/市场部花500万拍的高质感视频的播放量以及带货量要高很多。每一个位KOL就是一个可以带货、会拍短视频的广告公司或者品牌公司。
中国的营销环境早就变天了,越来越接近品(牌)、效(果)、销(量)协同了。
三 、营销变革里的从业者如何应对?
在这个营销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难的时代,营销从业者该如何去做泥?有三点拙见:
1:做好四件小事:一个帐号、一部短视频、一场直播、一篇稿,不妨从一个账号经营开始:账号定位、目标受众、内容规划、人设打造等等,从0-1开始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如何涨粉、如何留住关注、如何提升播放、如何上短视频热门等;写好一支短视频脚本,掌握短视频的5秒定律;做好一场直播,不管是带货直播、还是娱乐直播;写好一篇稿件,尽管现在是一个短视频时代,但文字的力量永远不会被淘汰。
2、营销ROI最大化思考:在做营销策略规划需要全局和增长思维,比如海天黄豆酱在合作腾讯脱口秀时和即时零售平台饿了么合作,推出"FUN搭子”营销IP,创造使用产品新的场景促进生意增长,而不是仅局限在广告合作内容权益如口播多少次、中插多少秒等。
3、始终保持好奇心,具有创造力:简而言之用就是需要有passion和innovation,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获得长期成长都需要这样的精神,瑞幸之所以能不断刷屏,一直保持创新,和悟空、茅台、热度明星、剧目合作并能很快推出市场广受好评,最为关键是一直具有创造力和市场敏锐度。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我是倪自白,欢迎关注交流,希望我们都能始终保持好奇心,具有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