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字寻根读诗文】319:置
▲图示(温岭三中学生周昱彤绘)
《説文解字》:置,赦也。从网、直声。
(参考译文:置,释放。字形采用“网”作边形旁,采用“直”作声旁。)
据“中国文字博物馆”推送的“甲骨文每周识字”阐释:甲骨文“置”字像用双手将物品放在一个架子上,本义为“放置”,字形中间的“之”或“止”用以表音。卜辞中用作动词,表示“设置”,如《甲骨文合集》22912“其置新竽”,《甲骨文合集》32014“丁巳置壴”。“壴”即“鼓”,竽和鼓都是乐器,商人设置乐器以事鬼神。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兼形声。
“置”字在秦汉以后成为一个从“罒(网)”、直声的形声字,这个构形来源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其本义是布置网罗,“直”有伸直、正当的意思,指将网罗拉开、伸直,有“设置”“放置”的意思;有人认为,“网”是“直”的,意味着身在网中的人会被赦免罪行,最后释放,因而指“赦罪”“释放”。
“置”字的本义是“赦罪”“释放”,常见义项和例释如下:
①动词,赦罪,释放。如:
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陈寿《三国志?吴主传》)
②动词,放弃,废弃。如成语“开卷有益”,如:
沛公则置车骑(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③动词,放置,安放。如: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七下《卖油翁》)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七下《活板》)
且焉置土石(八上《愚公移山》)
④动词,摆设,置办。如: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九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动词,购置,置办。如:
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冯康侯篆刻作品:言志递为乐置觞方荐寿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汤可敬译注.说文解字(全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李学勤等.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3]刘毓庆.汉字浅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4]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5]高景成.常用字字源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6]国学大师(网站):http://www.guoxuedashi.net.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重声明
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
尤其强烈谴责以学科网、百度文库、豆丁网等为首的明目张胆的盗版行为!
感谢阅读,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