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脚今天又疼痛了……”
Xxx,男孩,小学5年级,平时爱好运动,近1-2年来时常会出现足部的疼痛,每次疼痛总是在比较多的活动后出现,或者长时间的外出游玩后,但休息一晚就不疼痛了……
一年前足部的疼痛几个月出现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足部疼痛慢慢的越来越频繁……
以前疼痛时会说:“妈妈,我脚疼……”,而现在说的最多是:“妈妈,我的脚今天又疼痛了”。
妈妈刚开始听小孩说“妈妈,我脚疼……”时,挺着急的,四处询问同事,亲戚,度娘,小孩脚疼是怎么回事,尝试一些“土方法”治疗……
每次焦急且担心孩子脚疼,到第二天急切问孩子时,孩子又告诉妈妈说“我的脚好了,不疼痛了” ……
就这样时而听到孩子说脚疼,时而又听到孩子说脚不疼痛了,后来听有人说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生长痛,是正常的,慢慢就放下了对孩子脚疼的关注……直到孩子重复着“妈妈,我的脚今天又疼痛了”
妈妈才真正重视起来…
其实没有哪位妈妈不疼自己的孩子,在上述的这个案例中我认为妈妈挺关心小孩的,只因疏于认识,放松了关注……接下来我会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孩子的足部形态
很难想象,妈妈带孩子找我们就医时,小孩走路已经是跛行的了(因为脚疼痛),值得关注的是孩子的鞋子也发生了改变,妈妈说孩子的鞋基本穿段时间,内侧磨损特别厉害(如上图)。
足部生物力学评估
大拇指及第一跖趾关节出现异常受力
足底重力线及步态线出现明显向足内侧转移
在这里很感谢妈妈对我们科普工作的支持,同意我们把孩子的案例拿出来讲给大家看,目的是可以帮助成长中的儿童。为了保护隐私我仅做以上部分检测数据予大家查看。
疼痛
孩子的足部疼痛部位如上图所示(足底跖筋膜内侧、足舟骨处),就诊时因为右足的严重疼痛,成跛行步态,因为足部疼痛的困扰,孩子不爱外出活动,性格有些内向……
生活的改变
在与家属沟通中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生活在慢慢发生着改变,或多或少与足部的疼痛都有些关联:
1.小孩不爱出门活动了,休息时间大多居家
2.小孩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走路了
3.参与学校的活动也减少了
4.由于长时间居家,生活习惯也变的不理想了
5.时常会抱怨足部疼痛,然后变得越来越“懒”
6.性格慢慢变得内向了…… …… ……
孩子的变化也影响着家庭,在妈妈眼里孩子也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而孩子的足部疼痛父母错认为是正常的生长痛,也抱怨孩子太不能坚持了,“小题大做” ……
问题出在哪里呢?
通过对案例资料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
1.孩子确实存在足部的疼痛
2.孩子父母并未因为孩子抱怨足部疼痛而不关心
3.孩子、父母都想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问题出在父母误把孩子的足部疼痛当成生长痛了,持续关注度不够,忽视了,而对生长痛也不是完全的了解,只是听了其它家长及邻居的解说,因此也忽视了孩子成长的健康。
在这里我们也确实需要把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生长痛予大家梳理科普下,避免造成家长的误解,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生长痛
生长痛:是指儿童出现的下肢比如膝关节、小腿前侧等部位疼痛,疼痛没有任何外伤史,不影响正常活动,疼痛部位无红肿炎症、压痛,经过检查后,排除患其它疾病的可能性。
生长痛有什么特征
生长痛的特点:
1.疼痛多发于夜间
a.最大的特点就是疼痛几乎都在晚上休息时发生
b.白天也会有发生,大多也是在休息时
2.多为下肢疼痛
a.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会在腹股沟区
b.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
c.疼痛最典型的是双侧,偶也会有一侧的疼痛
3.多为肌肉性疼痛
a.疼痛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不是关节或骨骼疼
b.疼痛的部位没有红肿或发热的炎症现象
c.疼痛发生年龄段多在4-14岁,没有性别差异
生长痛的发病机制
1.儿童发育期骨骼生长迅速
2.生长发育组织代谢产物堆积
3.下肢生物力学异常
4.骨骼超过自身负荷疲劳累积
5.其它因素影响
以上是可能造成生长痛的一些发病机制,目前并未有黄金诊断标准,临床工作中主要用排除诊断,生长痛还要与一些常见儿童疾患做鉴别,这里我就不再多作阐述。
孩子的成长1--12岁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孩子的健康与未来也是我们每一位父母最关心的。敬请关注下期《不要忽视儿童成长中踝关节、膝关节出现的疼痛》后续科普内容,共助儿童健康成长。
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院区
9楼康复辅具科
十堰市太和医院济世9楼康复辅具科
电话:0719-8693668(外线)
802668(内线)
主编:赵 乐 责任编辑:李世杰
主审:赵 乐 策划编辑:昝续祜
美编:李世杰 撰稿作者:赵 乐
请关注我们,关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