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竹子的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此竹子是城市园林绿化和乡村庭院绿化中不可或缺的植物,在乡村绿化中科学种植竹子见效快、效果好,是实现乡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有效措施。
生长环境:
竹子是常绿浅根性植物,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因此,乡村绿化中,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如河边、池塘边、沟渠边、坡跟、房前屋后、庭院等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
品种选择:
大型的竹类在我国多生长在秦岭-淮河以南温暖湿润地区。北方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降水量少。因此,应选择抗寒性比较强的小型散生竹,如早园竹、斑竹、紫竹、黄槽竹、金镶玉竹、黄杆京竹等。小型散生竹品种不仅抗寒力强,而且在北方园林建设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土壤处理:
栽种竹子的土壤以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 4.5 ~7.0 为宜。如土壤过于粘重、盐碱土或建筑垃圾太多,则应采用增施有机肥、换土或填客土等方法进行改良。尤其在石灰质的房屋、道路旧址栽种时,要全面换土,深度不低于50cm。栽植前要施足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深翻整平。栽植方法:
北方栽种竹子,一般采用移竹法。选择2年生以上,颜色青绿,杆直健壮、无病虫害竹子,竹鞭要颜色鲜黄、竹芽饱满。移竹时一定要带地下的竹鞭,否则难以成活,因此起挖要2-3根成坨,不伤竹鞭,且栽植后恢复快。
栽种季节以春末夏初为最好,我市栽植以4月中下旬为最佳。若太早会因干旱少雨,气候干燥,多风而影响成活;若栽种太晚竹子已进入速生期,伤根太多对成活也不利。
种植穴的密度和规格,根据不同的竹种、竹苗规格和工程要求具体而定。一般中小径竹每平方米9-12株,株行距 25-30cm,种植穴的规格为长、宽各40cm、深30cm。竹子栽种宜浅不宜深,太深竹笋破土困难,过浅竹笋出土后细弱。覆土后踏实,浇透水。每天9时前,下午3时后要对竹叶进行喷水增湿,有条件的也可用30%至50%的遮阳网进行遮阳。
养护管理:
竹子喜湿润,栽后要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特别是幼竹生长期必须及时灌水。移竹栽种时,有“假死现象”,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竹叶可部分或全部脱落。但只要枝干始终保持鲜绿色,注意保湿,均能重新发芽展叶。
病虫害防治:
竹蚜虫、白粉虱是危害竹子的主要害虫,竹蚜虫常引起竹叶煤污病,消灭竹蚜是防治煤污病的根本措施。发生高峰期在8至10月份。可用50%锌硫磷1000倍液喷杀。
供稿:三门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王海军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