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文化
古巴比伦(Ancient Babylon)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古巴比伦与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右岸,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
巴比伦
巴比伦意即“神之门”,由于地处交通要冲“神之门”不断扩展,成为幼发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两河流域的重镇。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以及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还曾是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
巴比伦指的是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894年一公元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在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出现了王国,这原本是一个闪语族阿卡德人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国。“美索不达米亚”在《圣经》中称为“示拿地”,是意为“两条河之间的土地”,故而又称为两河流域。
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有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已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为四大古文明之一。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亚述利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今巴比伦省希拉市东北郊)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人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历史
01?古巴比伦时期(巴比伦第一王朝)
古巴比伦王国(约前1894年-约前1595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有先进的铸造技术。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稀有的几大城市,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业历书等。
历史概况: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覆灭乌尔第三王朝前,来自马瑞的阿卡德将军伊什比埃拉,被派往伊辛购买谷物,他就在那里建都并宣布独立。公元前20世纪,埃兰攻占乌尔城,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乌尔城被毁,国王伊比苏恩被绑缚埃兰安善城。伊什比埃拉赶走了埃兰人占领了乌尔城,建立伊辛第一王朝掌握了南美索不达米亚的霸权。随后阿摩利人的拉尔沙从伊辛独立出去,伊辛和拉尔沙对峙多年 。公元前19世纪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 摆脱伊新的控制,其首领,苏姆-阿布姆建立古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02?亚述时期
贯穿整个新亚述帝国时期,巴比伦尼亚在亚述持续的统治下或者直接控制下。在亚述的辛那赫里布统治期间,巴比伦尼亚经常出现暴动,由迦勒底酋长麦若达赫-巴拉丹(Merodach-Baladan)领导,与埃兰人结盟。在巴比伦城被彻底摧毁后,暴动才被镇压下去。在公元前六百八十九年,它的城墙、寺庙和宫殿被夷为平地,碎石被扔到阿拉图(Arakhtu,阿拉图是位于早期巴比伦南部边界的海),这一举动震惊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宗教良心。随后,辛那赫里布被他自己的两个儿子谋杀,同时人们向神尼斯洛祈祷,以此来弥补毁城这一举动。
辛那赫里布的亚述继承者萨尔哈东火速重建古老的城市,在这里加冕,每年都在此居住一段时间。萨尔哈东死后,巴比伦尼亚留给他年长的儿子—亚述王子沙玛什顺乌金统治。沙玛什顺乌金在因巴比伦民族主义变得狂热后,在公元前六百五十二年对他的哥哥兼主人亚述巴尼拔发动了内战。亚述巴尼拔在尼尼微统治着国家。沙玛什顺乌金得到了臣服于亚述的民族的帮助,包括以栏人、迦勒底人、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特人和在两河流域以南沙漠居住的阿拉伯人。
巴比伦又一次被亚述人围攻,它的盟友骤然垮掉,在饥荒中投降。亚述巴尼拔净化这个城市,庆祝了一个和解仪式,但不冒险与主(Bel)“握手”。一个名叫坎达拉努的亚述总督受到信任来统治这个城市。在亚述巴尼拔死后,亚述帝国因为一系列的小内战而开始解体。亚述-埃提尔-伊兰尼(Ashur-etil-ilani)、辛-舒姆-利希尔(Sin-shumu-lishir)和最后的辛-沙-里施昆(Sin-shar-ishkun)三个亚述国王接连统治。可是,巴比伦最后像许多其他近东地区一样,利用亚述内部混乱的状态,趁机脱离了亚述的统治。随后亚述帝国被民族联盟推翻了。
03?新巴比伦迦勒底帝国
在迦勒底国王那波勃来萨的统治下,巴比伦终于摆脱了亚述的统治。他与基亚克萨雷斯米提亚人、波斯人、塞西亚人、西米里人的国王结盟,在公元前612年到公元前605年之间摧毁了亚述帝国,巴比伦因此成为了新巴比伦帝国的首都(有时也叫做迦勒底帝国)。
随着巴比伦恢复独立,建筑工程的新纪元随之而来。那波勃来萨的儿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年一公元前562年)把巴比伦打造成古代世界的奇迹之一。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全部重修帝国的庭院,包括重建七曜塔(Etemenanki ziggurat)和建造伊什塔尔城门一环绕巴比伦周围的八个门中最壮丽的一个(柏林帕加马博物馆拥有伊师塔门的重建版,原来的伊师塔门只留下了地基和散落的砖)。
尼布甲尼撒也对空中花园(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的建造有功。传说他为了思乡的妻子安美依迪丝(Amyitis)而建造了这个花园。(它是否存在存有争议。)尽管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考德威(Robert Koldewey)的发掘被认为发现了它的地基,许多历史学家不同意它的位置,也有些历史学家相信它与亚述首都尼尼微的花园混淆了。
迦勒底人的统治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人们不清楚涅里格利沙与拉巴施马尔杜克是迦勒底人还是土著巴比伦人。最后一个统治者那波尼德(公元前556年一公元前539年)和他的儿子摄政王伯沙撒是来自哈兰的亚述人。
04?波斯夺取巴比伦时期
在公元前五百三十九年,新巴比伦帝国在俄庇斯之战(Battle of Opis)中被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击败。巴比伦著名的城墙确实是刀枪不入,只有通过城门或者通过幼发拉底河才能进入。幼发拉底河在厚实的城墙下面退潮,河流流入和流出处都配有金属大门,防止有能力潜水且能够游到大门的入侵者。居鲁士(或者他的将军)制订了一个利用幼发拉底河进入城市的计划,命令多批部队停留原地,等候指令,一直等到巴比伦人全国性节日的夜晚(普遍认为是《但以理书》第五章里伯沙撒王的宴会),居鲁士部队改变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河道,导致幼发拉底河水位下降到男人大腿中部高或者全干,士兵通过河道在墙下方行进,波斯军队占领了城市内部的外围区域,因此市中心就很容易拿下了。
巴比伦的城市和领土被波斯人稳固地统治了两个世纪,一直到公元前三百三十一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到来。
05?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331年,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最后一任国王 — 大流士三世在高加米拉战役中被古马其顿希腊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击败。当年十月,巴比伦沦陷于年轻的征服者,这次侵略的当地记述指出亚历山大的统治不扰民。巴比伦在亚历山大的统治下恢复了作为学问与贸易中心的繁荣,但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23年死于尼布甲尼撒的宫殿,随后,他的将军们继业者瓜分了他的帝国。战争持续了数十年,巴比伦又处在了纷争的中心。
不断的动荡几乎掏空了巴比伦城。一块公元前275年的泥板记载了巴比伦的居民被运送到塞琉西亚,这里在建造一座宫殿和以古代名字埃萨吉拉(Esagila)命名的庙宇。随着此次驱逐出境,巴比伦城市变得无足轻重了,尽管在超过一个世纪后,它的圣殿里仍在举行献祭仪式。到公元前141年帕提亚帝国接管这片地区时,巴比伦城已经被彻底废弃了。
06?波斯萨珊帝国时期
在帕提亚人及后来萨珊波斯人的统治下,巴比伦(和亚述一样)作为波斯帝国的行省度过了九个世纪,直到公元650年,它一直拥有着它自己的文化和人民。这里的人说着各式各样的阿拉姆语,一直认为他们的家乡是巴比伦。他们文化产物的例子经常能够在巴比伦的塔木德,诺斯底曼底安宗教(Gnostic Mandaeanreligion)、东仪基督教(EasternRiteChristianity)与摩尼教里找到。基督教在公元一、二世纪来到两河流域,阿拉伯伊斯兰征服前,巴比伦是景教的一个主教的所在地。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