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为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鼓励全世界对环境的认识和行动的主要工具,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自1973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
6月5日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日。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PART.01
世界环境日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PART.02
环境日的意义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人类的活动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保护环境,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确保我们的生存空间得以延续。
资源保护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开发会导致资源枯竭。保护环境,就是节约资源,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保护环境,就是减缓气候变化,降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PART.03
环境日历届主题
70年代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80年代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与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90年代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1世纪
2000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
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中国主题: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
2006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年:促进低碳经济
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9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2010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2011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2013年: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
2014年: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2015年: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中国主题:践行绿色生活
2016年:为生命呐喊
中国主题: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2017年:人与自然,相联相生
中国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塑战速决
中国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2019年: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中国是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办国)
2020年: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自然为本/生物多样性
中国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2021年:生态系统恢复
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只有一个地球
中国主题:“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2023年: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
中国主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年: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
中国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信息来源:“复兴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庙坝
世界那么大
欢迎回庙坝